【格物班】第78天

2023-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利平专注国学教育139876

致良知线上课堂格物班学习第78天

时间:2023年9月25日

姓名:张利平

地区:云南昆明

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自律、自信、自省、利他、致良知的印证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用家庭教育践行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一亿人家庭幸福美满。|当|下|即|未|来|

【自省 利他 致良知】

今日功课

1、读原文一遍✔:2分

2、准时上交功课✔:2分

3、日行一善✔: 2分

4、每日自省✔:

1)不抱怨,不说谎;

2)时刻保持恩悲敬 ;2分

5、写读书践行心得✔:30个字以上 2分

美好的一天从学习阳明心学开始!

读原文,听导读的感觉是美好的。

今天的文章很短,却给我们学习和践行中指出了明路。

印象最深的一段:“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即无有不是矣。

先生说,起心动念就是“意”,良知会判别“意”的是与非、“意”的善与恶。依良知而行,则一切都是对的。

意是因物而起,照见其心动,他是过往的一个概念及经验的组合,所以每个人的意有所不同。

良知人人都有,它也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全世界都这么做,我也这么做可以。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良知,这需要我们学习者在践行中去磨练心性。就像简单的一个过马路,一个丢垃圾,一个与人相处,一个遇到事情自己的心态,面对接受的,不接受,喜欢的,不喜欢的……我们是否还能按良知之心而行呢。这也是我们老师说的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让一切践行来印证良知,把良知用在每一个当下。

感恩博仁老师的智慧引领,感恩志愿者们的担当与付出,感恩大家的共同学习!

今日总得分10分✔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