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
人的一生,如果仅以饮食为主题,也未免太空乏了一点。中国人,尤其是从物质短缺年代过来的那代人,见面的开始,常见的一句客套问候语就是“吃了吗?” 如果有位不太称职的翻译,将这句话直译成英语"Have you eaten ?"在一些不了解语境,胆子又小的老外听来,会浑身起鸡皮疙瘩。
当然出于与人为善考虑,尤其是不要吓倒老外的话,大可以把“吃”改成“吃饭”这个文雅一点的说法。
不管怎么说,“吃”或者文雅一点的说法“吃饭”,都是人的生存的首要问题。能够不吃食物而存活,并且像我这样不停码字的,根本不能称为是人,在稍稍有点常识的人看来,不是平行宇宙中的魔鬼,就是反物质世界中的神仙。离开了吃饭和饮食,生活在此岸世界中的人,用不了几天,就会全部失去“生存权”。没有了生存权,一切高大上的东西统统免谈。记得有位不出名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前辈,曾经写过一本小书,书名就叫《吃饭问题》,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吕氏春秋·本味篇》谈到饮食。在南宋,有著名的《山家清供》菜谱书,清代有袁枚的《随园食单》菜谱。可见在我国饮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
但人生的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吃饭”方面,又似乎缺少了一点实质,再说得向小资靠近点,就是缺少了一点情调。上午见面张三,谈话的主题是“吃吃吃”,下午见到李四,议论的事件也还是“吃吃吃”,爱人之间的话题,也同样是“吃吃吃”,天长日久下来的,人心是否会长出些大小不等的磨菇来。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一种令人眼睛一亮的现象,仿佛有位陌生的女神从天而降。城市的许多新华书店不到开门时间,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海涅的《新诗集》出版,书店柜台前排起长队,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出版,书店门口排队,《从一到无穷大》以及《数理化自学丛书》等科学类的书籍新版,更是万人争购,供不应求。不少人内心欢喜雀跃,迎接科学和文化的春天到来。在那个动乱终结,窗户初开的年代,不少街上飘着清新的书刊杂志气味。记得白岩松先生有场关于读书价值的演讲,就说到了当时的国人发生了从蒙昧到追求知识的转变。并且当时的人,似乎对书籍这种精神食物情有独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等,也是在当时提出并渐渐得到大众响应的口号。
在国家已经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今天,在比较富裕和小康的城市中,人们见面或问候的初始,“吃了吗”这个短语的使用频率,已经逐渐减少,而开始用“你好”或者别的什么短语代替,这也印证了物质改变精神,精神再推动物质进步的历史循环上升规律。但是人类的精神进步,偶尔也会有短暂的退潮,脱离了物质进步的节奏。
比如如今国人的读书,尤其是对纸质书籍的热衷,已经远不如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一种隐性的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是针对那些所谓的‘’非实用‘’的书籍。而许多非实用,却有助于人确立科学智慧人生观的书籍,恰恰都是出自人类精神大师之笔。
同时,中国人均阅读纸质书籍的数量,跟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百度上查到世界各国人均阅读量,中国每人年均读书4.66本,韩国每人年均11本,法国每人年均14本,日本每人年均40本,德国每人年均47本,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以色列每人年均64本。从中也可以看出,为什么人口平均比例占全球极少数的犹太民族,对世界的科技和思想进步贡献巨大,名列前茅的原因了。
再看中美大学阅读书目的对比,美国大学生阅读书目排名前列的是:《理想国》、《利维坦》、《君主论》、《文明的冲突》、《风格的要素》、《伦理学》、《科学革命的结构》等。中国大学生阅读量排前列的书目则是:《平凡的世界》、《万历十五年》、《极简欧洲史》、《明朝那些事》、《论美国的民主》、《盗墓者笔记》等。美国大学生阅读的基本都是理性类的经典名著,中国大学生的阅读,理性和感性书籍参杂,关键是阅读思想类经典书籍的量不足,从思想的深度上看有所欠缺。
另外分别观察中国和发达国家,在地铁、车站、公园、户外等公共场所,国人基本是人人一部手机,除了低头看新闻、聊天和玩游戏外,就是阅读新闻、娱乐、饮食、游戏和八卦类的信息,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市民,不少是埋头阅读纸质书籍(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他们国家的电讯信号不佳)。这样比较的话,单从文字的阅读量上看,国人不一定少于发达国家。但是从阅读的质量和思考深度上比,大部分国人应该落后于他们。这样说的理由之一是,电子信息的完整性、可复读性和可思考性等,都和纸质书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的原因又是另外一个话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大致论述。
另外在发达国家,他们生活的主题更不在饮食方面,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早很多进入小康社会的缘故吧。
我们这里的情况是:有部分先富起来达到吃饱了饭境界的国人,习惯于在“吃”的方面的路径依赖。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吃”和那些非人类们的“吃”有本质的不同,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终于创造了五彩缤纷的饮食文化。我们有各种地方特色的饮食,去适合天南地北人的口味。真的是到了“吃”也要吃出质地、吃出品味、吃出高度来的地步。这也证明了“人一旦吃饱了饭,就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了饭”的这一千古真理。上海人责备一些矫情的行为或者无事生非的人的语言就是:吾扣侬切得特饱勒。
相对于国人迷醉于饮食,西方人在“切得特饱”了后就更加身心解放,有些甚至肆无忌惮。除了读书照旧,他们还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玩法,比如跑步、蹦极、攀岩、跳伞、瑜伽、冲浪、涂鸦、泡吧、街艺、音乐、拳击、格斗、恶作剧、坐火箭升空和DIY 等等,总之没有你想不到,只有你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真是五花八门,作天作地。同时他们还少不了对公益与环保的热心。但在饮食上,他们可能要落后我们几代。他们的食料整天也就是汉堡、白脱、烤肠、鸡腿和鸡翅,翻不出多少新鲜花样。可能这跟他们的地理位置大多处于高纬度地区有关,寒冷的气候冻僵了他们舌头上的味蕾,令得他们识不得美味,缺乏改革食物品种的冲动。而味觉器官的发达,也许是国人的幸运之处,是国人幸福的一大来源。
另外,国人对于事物的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重要度次序排列,有着无师自通的先验。老祖宗曾经说过一句“民以食为天”的箴言,单是这一句箴言就点化了无数代人,使我们从吃饱饭到吃得好,再逐步走上了今天的繁荣富强。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美谈。相信我们在“吃”的方面完全不成问题,并且吃得好进入常态化之后,也会脑洞开启,甚至比老外更上一层楼,把这个星球和这个星球以外的天域星域,玩出比城市的灯光秀更加灿烂的辉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