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里的留白和遗憾
——电影《芳华》和小说《芳华》对比
电影《芳华》剧照电影来自于原著,但往往都是对原著的再创造。尤其是《芳华》,据说,这是冯小刚导演向严歌苓定制的一部小说,因为他们俩都有七十年代部队文工团情节。但因为电影是声光电的艺术而文学则是文字的盛宴,势必会使二者存在差异。就《芳华》来说,我很幸运先读了小说,因为跟小说相比,电影的一些情节,就显得因渲染不够而苍白无力:
为什么自卑胆小的何小萍敢偷军装?
小说里是没有“偷军装”这个情节的,自卑胆小的何小萍从小就和妈妈改嫁到别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一方面,离开那个家对她来说是解脱和希望,她一定很珍惜这次重塑自己的机会,不会在对环境完全没有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行动,而且还是“偷窃”这么严重的行为。另一方面,小说里小萍的爸爸早已去世,并没有电影里给爸爸写信、等爸爸平反这种温情的尾巴,所以也不会有为了让爸爸早日看到而急于去照军装照的动机。这一段,我觉得小说更精妙:很久没有被妈妈疼爱过的小萍,临行前妈妈给她梳了个比较复杂的头发,为了一直能有妈妈的记忆,小萍一直没舍得拆掉头发,直到头发打结拆不开,只能自己胡乱剪成个短发。神秘而古怪,是小萍故事的开始,而不是上来就被大家嫌弃和排挤。
为什么丁丁会拒绝刘峰,而且闹得那么大?
电影里的丁丁,并不是个保守死板的玉女,反而有些轻佻和造作。就像电影里说得:摄影师爱的你,为什么刘峰爱不得?不光爱不得,还因为一次表白,闹出那么大的影响,直至被调离文工团,观众不会在心里默默的问一句:至于吗?我觉得会!这个全剧的核心矛盾,设置的太草率武断,以至于观众会跳出戏外反问:这还是那个用个西红柿就能调情的文工团吗?这还是那个能穿着泳衣嬉戏打闹的文工团吗?小说则不然,大段的作者内心独白与其说是渲染合理性,倒不如说是文字的盛宴。文字的力量,得以拷问灵魂,拷问所有人对于卑微和在卑微中生存的心安理得;拷问所有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表面崇拜和内心怀疑;拷问所有人不希望别人比自己更高大的恐慌……这一切的拷问,化作了对刘峰的逆反力量,哪怕不是林丁丁,是别人也一样,这是命运对“刘峰”们的捉弄。电影讲了个好故事,却不能深入谈人性。
为什么何小萍起初不想上台,后来要装病上台?
刘峰走了,小萍就变着法的找别扭,以此抗议,也想离开军队,这是电影的逻辑。可这逻辑有点奇怪,离开文工团的小萍,依然不能跟刘峰在一起,而且,还失去了文艺女兵的骄傲和尊严,这不是小萍的逻辑。刘峰是个期待成为英雄的“卑微者”,而小萍,是卑微者突然被抬举成了“英雄”。如果小萍知道体温计作假这一招会被识破,她是一定不会铤而走险的,也就是说,她没有这个故意成为英雄的胆量,但是,一旦开始,盛大的荣光就像当初妈妈抱着她的体温一样,让她享受和迷恋,直至失去原则和方向。所以,对小萍来说,“下放”绝对是个意外,成为英雄也是个意外,一个个意外逼疯了她!
刘峰在战场上表现的那么英勇,为了什么?
刘峰是个把英雄主义刻在脑子里的人,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精妙之处是都把大格局的战争场面的刻画和渲染和小格局的人物内心感受做了很好的结合,小说里的情节是刘峰故意带错路,带去了团部而不是医院,电影里的情节是,让别人先走,他留下守护尸体。但小说对刘峰心理的描写更胜一筹,刘峰一直记恨着丁丁和众人拉他下马这件事,对于英雄身份的认同对他来说甚至高过个人性命,他宁愿用死来给自己做一个板上钉钉的确认——我是个好人,我要让怀疑过我的那群人带着遗憾歌颂我!
最后一幕预示着刘峰和何小萍在一起了吗?
电影停在了小萍和刘峰去祭奠校友的那一刻,小萍靠在了刘峰的肩上,这算是表白吗?能够预示着两人在一起吗?即使是冯小刚导演,也没能拒绝电影里“光明的尾巴”,但悲剧才是人生的常态,尤其是刘峰和小萍。如果刘峰能够爱上小萍,接新兵的时候,就爱上了。朱克不跟小萍跳舞,刘峰来帮忙,可那是爱吗?显然不是,因为那时的刘峰,满心满眼都是丁丁。刘峰被下放连队,小萍去送行,直至小萍也被下放,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这时的两人,有爱情吗?很难,刘峰活在证明自己是英雄的个人世界里,没有一个角落,能容下小萍。爱情这个东西,第一刻不爱,可能就错过了永远。小说的笔触更深远,刘峰得了癌症,小萍在身边照顾,即使这样,两人仍没有爱情,有的,只是可怜人的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