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身心健康的关系(1)
2021-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释慧虎
也许有很多人无法搞明白二者的关系,佛弟子一般都知道,佛陀是“大医王”,如果明白了这三个字的内涵,也就对佛法的本质了解很深了。但是,很多佛弟子只是知道这个概念,并不清楚佛陀为什么是“大医王”?严格来说,自己通过学佛修行,要实证到这个状态,才算是真正明白“佛陀是大医王”。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教不是明白一个知识体系,而是让自己的生命状态呈现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佛教确实可以实现“身心健康”这个结果。并且,这种“身心健康”状态还要远远超越世俗所认为的那个标准。身体的“精气神”是非常好的,心理情绪控制能力也是一流的,但是还要加一个标准,那就是待人处事也非常有智慧。当然,这还不足以描述这个状态,还能感受无法言说的美妙感觉。
在“身心健康”这个区域,现代社会里有很多误区,也是现代人最无奈的话题。健康方面的新闻随处可见,“健康热”不但没有退潮,还在如火如荼地演绎。可是,有多少人得到真正的身心健康了?更何况佛教里所说的那种状态?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对生命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西医虽然有科学技术在支撑,但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物质”的层面,只能解决生命健康的一部分问题。中医比西医有更长的历史,但自从“科学”传入中国后,一直被西医压制,导致中医的传承几乎断绝,更不要说发展了。目前社会上已经很难碰到真正的中医,无论是中医院校还是中医院,已经严重西医化,真正的中医只有很少一部分淹没在民间。虽然国家最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断出台了扶持中医的政策。但是要想恢复到过去的水准,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毕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佛教对生命有完整的阐述体系,但经典繁多,尤其是中国从晚晴开始衰落到极致,佛教的状况也和中医一样,真正能够将佛教的理论体系搞清楚,也能有实证功夫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这就是健康领域一片乱象的缘由,不过现在的中国已经处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国家实力也在不断提高,这是中国人的福气。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万缘具备,“身心健康”正本清源的时机也来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半生的学习、摸索和实践,给有缘人分享自己的感悟,从西医、中医和佛法三个层次,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来展开,也许给大家有一个全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