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一),关于春联的那些事儿
又是一年春节到,今年回家早,小年夜就回到了家。
因为回家早,所以和只有七天假期的小伙伴们比起来,感觉过的年更加完整了些,哈哈哈。
从大扫除,买年货开始,还有祭灶王爷,挂灯笼贴春联,最后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一整个流程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当然和小时候不同的是,现在重新过一遍年,会更多的去思考为什么?
每一个风俗人情,每一个仪式和观念的背后,都有来龙去脉,也有南北差异。
同样的年,同样的东亚文化圈,哪些被一起继承了,哪些因为地域差异而变异了,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思考。
很多我们熟悉的事情背后,也许是很多很多漫长的故事。
比如春联的那些事儿。
正式意义上的春联,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比如寓意上要对仗,不能小鸡对凤凰。比如文字要对仗,不能形容词对动词。还有声律也要对仗,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咱们中国汉字独一无二的特性——单字单音,造就了春联这种独一无二的伟大文学形式。
那么春联的演化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它是如何变成这么一个精致无比的文化表现符号的呢?
春联的核心其实是对子,就是对仗工整的两句话。
对仗工整的特性是最早的,如果往前去追溯,可以追溯到《易经》,也就是夏商周时期。
这个起源并不太难理解,人类进化的底层逻辑里,对于“对齐”有天然的审美需求,它来自于混乱和秩序的人性最深处。
那么当纸张和书写出现以后,文字使用的普及自然而然会演化出这种对仗工整的表达形式。
更不用说,这样更加利于记忆和传播。
从对仗工整的记录,到对仗工整的抒情和表达,这里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线,从《易经》到《诗经》,也是非常自然的演化。
从《易经》的渺能视,跛能履,到《诗经》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更多的是一种文字普及后的多样化应用,以前只有记录祭祀才能用,现在老百姓唱歌抒发感情也能用。
但是,其实就算到了《诗经》,发展的依然非常缓慢,直到蔡伦普及纸张(纸张最早来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树皮布的副产物,也就是蔡伦的老家,在皇帝的高KPI下,蔡伦灵机一动,改良了一下,正式市场化了),才正式蓬勃发展。
这个发展,直接让四个字的对句,慢慢的增加到了五个,六个,,,
因为读书人多了,使用的人多了,自然文字创造也多了,于是来到了对子的巅峰时期——唐朝。
初唐四杰里的王勃,他的《滕王阁序》大家当年背的不轻松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
而且整一篇《滕王阁序》几乎都是用优美的对句写的,简直完美,在这个时期,已经可以完全掌控7个字的对句了。
不过这还不到巅峰,巅峰是来到的晚唐,这时候对于汉字韵律的追求也达到了高峰,也就是不仅字、意、韵要对称,连宫商角羽徽的律上也要对称。
这时候的对联,才是真正的巅峰时期,成型于晚唐音律的成熟的对联。
接下来就是对联和春节结合的故事了,有故事记载那就是后五代时期的一个皇帝,第一次(算有记载)把对联升级成了春联。
不过一个习俗从出现到流行,从流行到流传,中间少不了一些关键力量的推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流传的底层逻辑没问题。一方是需求是刚需,一方是成本降到普及线,这两者春联都具备。
从推动的力量看,纵观那些成为了风俗的,不外乎两种。一种各个地方都不同,但是都存在的风俗,必然是来源于实用性的需求。另一种各个地方都有,而且在相当一致的,必然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刻意渲染。
前者自下而上演化而来,来源于特定时期特定需求,但是时期过去,需求消失,也容易消失在长河之中,因为这种风俗受众少,形成的集体文化观念弱。
而后者因为有官方的力量在背后推动,必然是起源传说故事,传播的途径覆盖,背后政治力量的辅助都是齐全的,很容易形成全国人们的集体习惯,更容易留存。
而春联,则是从下而上打穿了整条线,贯穿起这条线的就是引领了整个中国几千年观念走向的一群人——士大夫阶层。
春联的本质是对联,对联背后的又是士大夫们从入学、到考试、到入士、在到平时社交攀比,娱乐修行不可或缺的——对对子。
我想这才是春联从后五代的老刘贴楹上,到现在1字-10字联百花齐放,惊才绝艳啥都有背后真正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