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公开写作?欢迎加入写作赚钱训练营!

2020-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丁玥读书
专注青少年演讲写作的丁玥老师欢迎你和百万青少年一起飞!

给你讲个故事吧!

2017年历经10年的创业失败后,我重操旧业,拿起了搁置20年的笔,开始了写作和写作教学。两年,731个日子,凭借写作,还完了负债,最惊喜的是,找到了一辈子值得坚持下去的事。

最后一家公司被收购后,你有什么打算?武大校友也是我多年的朋友斌哥问我。能怎么办呢?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在,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善”了。我想,用这么多年编写研发的教材开工作室,自己一个人干。他说,这个应该行,大学那会就盼着你出书,这才是你该干的。

相信我,人低谷的时候,会变得异常丰富。因为,在平顺亦或是发达时,很多的面孔与境遇你碰不到。相信我,此时的你在迷茫中需要提点需要别人的信任,斌哥的话让我很感动也鼓舞了我。于是,说干就干。

写作,改变了我的窘迫境遇。发表了文章收获了学员获得了个人成长,我开始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公开写作?

写作,表达自我,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或者我们这个时代就是。

生活环境更好了,资源获取更便捷了。但是改变环境的成本变大了,在可以变现的资源供过于求的现实之下,突围成事的难度更大了。

每个人,尤其是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但是现实很骨感、很现实。很多人在日复一日的顶着各种压力艰难地活着,像一只只被生活的绳子不断抽打着的陀螺。物质生活上不敢造次,精神世界里不敢垮塌。压抑的情绪找不到出口,于是,孤独着、麻木了、抑郁了。

我有一做心理咨询师的同学慧子,她从第二个小孩出生后便开始抑郁了。后来为了寻找自我解脱,她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并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也逐渐给和她一样有着心理问题的人做心理疏导。小孩三岁后她有次微信聊天对我说,特别感谢这一段,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心理咨询师最大的收获是治愈了自己,因为只有治愈了自己的人才知道如何去治愈他人。

写作,也是一样。写作的人,可以借助于写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平常在生活中不能说的话,不能排遣的情绪,都可以诉诸笔端。甚至那些令你抓狂的、悲伤的隐秘心事,都可以安排在你笔下的人物身上。虽然,短期之内,这是一种看似孤独的活法,但是,这些独特的情感琐记真实、纯粹,这些力透纸背的文字,真诚的发声,在网络的时代,一定会吸引到能够共鸣的朋友。

于是,你知道,不是你一个人在经历着生活的好与坏,人生本就是众象纷呈、五味杂陈。狭隘黑暗的内心被洞穿,豁达与光明不期而来。

更重要的,写作,让你个人的独特点放大,你或者会惊喜地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有独特存在价值的小太阳。你的存在你的文字,也可以成为温暖鼓舞那些暂时困居黑暗人生的人,照鉴温暖的一束光。

写作,帮助我们找到自己该做的事

《爆款文案》一书的作者关健明在他的书中讲:

2008年,他在福州一家广告公司实习,写一篇200字的文案被领导改了100多遍。两个月后,他被解雇了。

虽然,这两个月的实习,没有让他获得这家广告公司的职位。但是,正是这两个月,让他坚定了写作的道路。或者是因为对不被承认的挫败不认输,或者是看到了这条难走之路彼岸的繁花似锦,或者是他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韧性做好这件事。

10年磨一剑,老关终于在写作领域有所成就。并且他将自己摸索习得的经验凝结成的文字,分享帮助了千千万万的迷茫的人。

粥左罗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期间,做过英语家教,卖过明信片,开过淘宝店,做过保安,干过工地......毕业后他摆过地摊,给别人做过服装店店员,直到毕业后一年加入创业邦,创作超过100篇平均阅读量10万+的爆文。坚持写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标准,做自己相信的内容”,从这时候开始,他的人生才逐步繁盛起来。

我的朋友阳,做出版的。纸媒时代他公司的业绩就平平。对公司发展不报太大期望,阳更多的时间就是下班后兼职写作。

没想到的是,用他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公司没赚到钱,但是他的书却畅销了。看来,有着一份糊口工作的普通人,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做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是离成功最近的捷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出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大学》。“止”指“归宿”、“立场”。“知止”即对目标、归宿和自己的原则立场有明确了解。“定”是定向,也可以理解为对归宿有明确的了解后,能坚守不移。朱子《大学章句》释“静”字说:“静,谓心不妄动”。“安”是随处而安稳。“虑”是思考精审。“得”有完成、达成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明了生命中什么对自己是重要的,明了自己的追求,明了自己的价值观,明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

整句话意思是说,“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对于写作爱好者而言,“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兜兜转转寻找的生活状态、寻寻觅觅寻找的理想自己,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需要静心下来,返璞归真,发现自己、确定目标、心无旁骛的持续。

写作,相信时间的力量,让时间不断为我们生产复利价值

早些年看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其中一个问题深深的刺痛到我:

“你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商业模式吗”

不止是企业,每个人存世,也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初级的个人商业模式是一份时间出售一次,比如上班,花多少时间做多少事,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而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并且让收益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沉淀更多的复利价值,我们必须向第二种商业模式奋进:想办法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毫无疑问,就个体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作。

《写作课》作者哈佛大学文学硕士,作家,写作课教师艾丽斯·马蒂森(Alice Mattison)讲过她的故事:

丈夫在外地工作,为了带孩子,又不耽误写作,她总是为此想很多办法。这是一件需要智慧同时需要毅力的苦差事。但是当她的文字发表拿到稿费,似乎一切不如意都无关紧要。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原本一篇文章几百元的稿费都令她高兴不已。坚持多年之后,她写出了很多关于写作的畅销书,而且,直至今日,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她曾经的写作付出都在不断的无限倍的为她生产着当初不曾料想的复利价值。

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有觉悟,那些能够给他人传递正向价值的东西,写下来,尽量影响更多的人。同一时间,影响的人越多,是不是相当于同一份时间出售的次数越多?产生价值更大?

刚好幸遇这样一个好时代。

无限网络赋予了每个普通个体平等的发声机会。公开写作的平台有数之不尽的红利等着我们。写作影响到更多人,已不是一件难以实现的事。把自己的文字整理成课程编辑为书籍,也是一件只要你想就可以完成的事。

当然,想要影响更多的人,首先还得由内出发,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这个系列的课

倾情为你变得更优秀而打造

共24节课

开启全新的写作生涯,现在早鸟价奉上!

留言交流,即刻开始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