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与爱

2020-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Fatima一颗心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的开篇引子中,引用了犹太哲学家马丁. 布伯的观点:“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即‘我与你’的关系。反之,当我们只是关注其功用价值之时,即‘我与它’的关系。”在“我与它”的关系中,对方是个物,“我”是不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意志的。比如,当我们拿起手机想打电话,手机如果显示“对不起,我暂时不想被适用,请过一会儿再打”,我们会认为手机“有病”,该拿去修理。因为手机是个物,它的功用价值就是被“我”使用,所以它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

      在英语中有I need you 和I want you ,我觉得两者的差别有助于理解“我与它”和“我与你”这两种关系。当我need(需要) you时,you是一个可以满足我需要的存在,其中隐隐关注的是you的功能价值;而当我want(想要)you时,表达的是我对you的欣赏和爱慕,其中还隐含着Do you want me 的询问和期盼。当我们不能如实的看见对方,把对方放在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将其作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时,就是在关系中“物化”他人,把他/她当做了它。

      乍听起来,这或许有些难以接受。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不免时常落入“物化”他人的陷阱。在亲子关系中,大部分父母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想法管教孩子,当孩子跟自己预想中不一样的时候,就认为孩子“有毛病”,需要用各种手段“修理”,让其按照父母的想象去表现。在恋爱关系里,一方(一般是女方)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你爱不爱我”的高度,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表现出自己幻想中的样子时,就是“不爱我”。同样的,在友情世界里,越是亲密,也越容易向对方投射自己的期待,当对方没有按自己的预期来,他/她就是“有罪”的。如此种种,当我们不能尊重对方的感受和界限,将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强加给别人时,无论这目的和动机何等高尚正确,实际上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而言语中,我们却常用“爱”这样的词汇做掩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关系中的强加正名。扪心自问,这是爱吗?

      人是活在关系里的。而真正的关系是相遇,是“我”与“你”比肩而立,心神交汇,休戚与共。在好的关系中,彼此都能绽放。即:你必须,也只能从你自己的感受出发,打开生命。爱是什么?是全神贯注的回应,是忠于“我”,遇到“你”,是“我与你”的关系(武志红)。

      回想自己,我曾因对方未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及时回应,而崩溃撒泼,恶语相向;也曾因被深深的喜欢,满足不了对方的想象而感觉倍受束缚。每个人都是生命能量的一份独一无二的表达,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在关系中,当我们感受到“不爽”时,不妨先冷静几秒想一想,我尊重他的感受和界限了吗?我是把他当成了没有自由意志的“物”,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到底是在“爱”,还是在借“爱”之名,行控制之实?我是否愿意放下期待,如实看见他本来的样子,而非我的想象?我的国学老师刘炎烽曾说:“期待的本质是无形的笼子,困住了自己,也关住了别人。对在你心中非常有分量的人,能依然没有期待的心,而平实如初见,那就真对了!”

      最后,拙作一首,与大家共勉!

                  爱

爱是当你犯错,我能包容承载

爱是当你拒绝,我无评判攻击

爱是不抱期待,待你始如初见

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想

爱是完整自己,不再向你索取

爱是缺点尽现,我也不离不弃

爱是有我陪伴,你愈喜欢自己

爱是在我身边,你能自在呼吸

是没有预判和期待的如实看见,

是“我”与“你”的全部本真相遇!

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学会爱,成为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