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想法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2019-12-25  本文已影响0人  闻凉吃茶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文/余闻凉

前天晚上,我花了两个小时看完了《小丑》。看完已经接近十二点了,关掉电脑和灯,却怎么也睡不着。

我躺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黑暗中仿佛看到了小丑的脸,同时耳边回荡着他说的那句:我曾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场悲剧,但其实是场喜剧。

我打开台灯,重新坐了起来,拿起手机在朋友圈里说了一点自己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发完之后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结果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因与顾客发生矛盾,一外卖小哥刺死一男子。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照片里,受害者躺在地上,旁边站着看上去一脸淡然的外卖小哥,手里拎着凶器,在另一张照片里,他竟淡定地点了一根烟,好像旁边的一切与自己的无关,看到这一幕,我第一反应他就是小丑化身。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这下我彻底失眠了。

我想《小丑》被禁止在内地上映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完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你会有种感觉,蝙蝠侠只是蝙蝠侠,小丑只是小丑,而对哥谭市民风淳朴的形容更多是一种调侃。

毕竟我们都清楚在现实生活中,蝙蝠侠这样主持的正义的超级英雄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基于自己的标准对善恶做出评判。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存在,那他的危险性其实是不亚于小丑的。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再来说小丑这个角色,看完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我们最大的感觉就是:酷。反派角色身上竟有如此的魅力,这是他吸引观众目光和获得大众喜欢最大的原因。

但几乎没人会把这个小丑的形象和自己联系起来,最多就是内心臆想自己的成为小丑的样子,若真要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变成小丑,恐怕没几个人是愿意的。

所以人们对希斯莱杰版的小丑的感觉是:又爱又怕

从这个角度来说,《蝙蝠侠·黑暗骑士》其实是塑造了两个超级英雄——蝙蝠侠和小丑。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这两个角色置于人们相当于两个偶像,有人追捧蝙蝠侠,有人追捧小丑,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那句话,没人会把自己和他们之一捆绑起来。

最后说说哥谭市,电影中的哥谭市是一个座世风日下、充满暴力的城市。阶级斗争愈演愈烈,底层贫苦阶级成了上层权利争夺的牺牲品,所有人的内心都压抑着反抗斗争的怒火。

但事实上观众都清楚,这是电影为了增强艺术效果而刻意渲染的。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环境其实大多没那么糟糕。

基于以上三点:蝙蝠侠和小丑,两个大众眼中的偶像。我们崇拜偶像,但我们都清楚自己不可能成为偶像,所以我们也清楚自己不会成为蝙蝠侠或者小丑。

哥谭市,我们生活的环境或许很苦,但比起哥谭市简直算的上天堂了,毕竟我们周围不会像电影中那样随时都可能窜出持枪的暴力分子。

这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能被引进的原因。因为大多数观众只会沉浸于蝙蝠侠和小丑的相爱相杀中,惊呼蝙蝠侠更先进的装备,或者惊叹小丑高超的智商和不按套路出牌。

电影的结尾,小丑被捕,蝙蝠侠深藏功与名,遁向黑暗中去。有人说蝙蝠侠赢了,他最终抓住了小丑,有人说小丑赢了,因为他夺走蝙蝠侠最心爱的东西(瑞秋),摧毁了蝙蝠侠以合法渠道治理社会的希望(戈登),并且最后让蝙蝠侠背锅。

甚至有些小丑的狂热粉丝最爱说的就是这句话:不是蝙蝠侠你赢了,而是丑爷我不想玩了。听上去多么的中二,但无论如何,这算的上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了。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而与此相比,《小丑》显然要更加悲情和压抑得多,那这是它不能被引进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

R级只是一个商业借口,更多是这部电影背后的内涵。

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希斯莱杰版的小丑是个偶像的话,那菲尼克斯版的小丑更像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甚至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结论。

《小丑》这部电影本身讲述的就是“小丑是如何成为小丑”,由于没有明确的小丑来历的说法,导演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蓝本。

主角黑化前的形象被设定为一名社会最底层却渴望成名的脱口秀演员,为了自己的的梦想,他不得不做着和做着最廉价却和自己热爱的东西相关的工作——在商扮演小丑。

为了赋予角色真实感,小丑也有一个真实的名字——亚瑟。

看,这样的角色设定,多么像我们身边那些渴望为梦想打拼,又不得为生存时时奔波的普通人。可在内在因素和现实环境的种种制约下,我们努力的结果就是失败的一塌涂地。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诚然,亚瑟身上是没有成为优秀喜剧演员的天分的。他的童年经历注定他不可能笑对生活,可这全偏偏激发了他对于欢乐近乎痴狂的向往,他想成为一个幽默的人,他先给身边人带去快乐,这是他最大的人生理想。

这就像我们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即使知道自己自己没什么天分,却仍告诉自己勤能补拙。但有一点我们要比亚瑟幸运,至少我们是自知的。所以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们也不会有太多的心理落差。

不自知是诱发亚瑟黑化成小丑的内在因素

第二点是外部环境,和《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一样,哥谭还是那个民风淳朴的哥谭。上面说到,这个社会环境虽然只是为了增强影片艺术效果的的产物,但艺术同样来源于生活,虽然我们生活的社会远比哥谭市要好得多,可仍有这座城市的优秀品格,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处处有哥谭市的影子。

于是,在这样一部以讲述“小人物如何变成小丑”的电影中,在导演托德菲利普斯的精心编排和主演杰昆菲尼克斯神一般的演技下,观众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是如何被自己内在缺陷(小丑最后发现自己的缺陷也是外部制造的)和社会环境双重压迫下一步步走上邪恶的道路。

这种代入感和角色捆绑甚至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小丑。

更严重一点的说,《蝙蝠侠·黑暗骑士》在向我们展示小丑的魅力,而《小丑》则在赤裸裸地教唆和煽动那些条件满足的人成为小丑。

简而言之,《小丑》这部电影让人们相信自己和亚瑟一样,心中也住着一个小丑。这也是许多人看完这部电影的一个切身感受。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回到上文中提到的外卖小哥杀人的新闻,或许在他掏出刀子刺向被害人之前,他可能已经奔忙了一整天,他从事这份工作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委屈的压力。

他心里的小丑已经成型。

而这时候顾客要给予他服务一个差评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他爆发的诱因。

刀子刺向对方身体的那一个,那一个为家庭,为生活辛苦打拼的外卖小哥已经死去,一个急于爆发,急于发泄的杀人恶魔占据了他的身体。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在杀完人之后,他觉得自己终于得到了解脱。他抽起了烟,既像是祭奠刚刚死去的自己,又或者觉得自己做完这些肯定活不了,所以匆匆跟新生的自己做告别。

总而言之,那一刻,他一定轻松的,后面他是否会悔恨我不知道,应该会有的吧,可能在他想起家里父母妻儿的时候。

我不是在为这个外卖小哥在辩解,寰宇之下,众生皆苦,任何时候肆意剥夺他人性命的行为都不能被原谅。

况且,你想成为小丑,也只是在你刺出刀子的那一瞬间。只要你人性未泯,就请做一个善良且努力的普通人。

观影感受|可以扮小丑,千万别做小丑

PS:一直对漫威电影无感,却偏偏钟爱DC漫影。小丑是我一直非常喜爱的角色,再看这部电影和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想起自己也曾有过一段在商场扮演小丑的经历,着实令人难忘。

我意不在比较两版小丑孰优孰劣,两版各有千秋,平分秋色。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不论如何,这版小丑还是很经典的,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这是很多网友的观点,他们说:以前说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菲尼克斯的表演让人们惊呼小丑之后再见小丑。结合人们对于《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推崇,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

最后,结合社会事件说了一点自己的看法,没有其他意思,不喜勿喷。

以上,观《小丑》的感受。

晚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