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二十五种营生》

2022-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SharkRonnie

这两天读了一篇文章《二十五种营生》,作者常宁以父亲从事的二十五种职业为线索记录了一段家史。

作者的父亲一生大概干过二十五种职业,从种菜开始,以清洁工结束,也曾有过当厂长、当老板的高光时刻。作者母亲的评价是“干了七十二行,行行没干好。”在老六和常宁的对谈中,作者透漏父亲对自己的评价也不高,总说是“失败的一生,苦难的一生。”

作者的父亲参加工作的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从文中能看出他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这其实超越了大部分农村人。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的乐观派,作者父亲的优点是爱反思,所以一直到老对自己的人生也不太满意。缺点是那个年代北方男人都有的大男子主义,也是这一点他没有一件事情坚持下来。

这种记录平凡人一生的文章很难得,能让我们看到更真实的人生,大部分人很难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读完这篇文章后,意识到自己也知识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内心还是有些失落的。不过,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作者的父亲曾经做过皮毛生意,这一段文字让我学习了一个有趣的知识。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以前以为这个“臭”字就是贬低“皮匠”用的,其实是以前没有化工材料,做皮毛的时候要用米面和硝作鞣剂,它们发酵了味道如同粑粑,所以才叫“臭皮匠”。

我对父亲的了解很少,小时候他外出打工,长大后我又经常不在家。很想抽个时间好好了解一下父辈的一生,总也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总也开不了口。

我希望,自己在这几年里也写一篇父辈的文章,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每一个人的历史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录家史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祝春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