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第二章课程改革的文化使命(摘要与感悟)
第一节 建设新的编审队伍和教科书系列
☞“课程文化”的再造是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然而教育界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进展视而不见,对于新课程的理论建树视而不见,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能量视而不见。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唯有拿起理论的武器去荡涤所有这些“应试文化”的观念。且新课程要求教师弘扬团队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当欢迎冷眼旁观者幡然醒悟,尽快加入到新课程实施队伍中来。
☞编审队伍的建设本身即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但目前我国的课程教材编审队伍的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教科书设计理念,设计技术和评价制度非常落后。
☞教材设计所出现的问题
传统的教材设计,只强调是是注重记忆只注重文字符号系统的表述却忽略了视觉符号的呈现。教科书的审查设计内容及价值观,教材组织及教学协助、习作设计、物理属性等维度需要从创新性,科学性,可读性等各个层面进行分析。
☞解决办法
在这里我们需要两种创造:
*第一,创造“和而不同”的编审关系。编审队伍同课程开发共同体的一员,应当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共同的责任和权利,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教材审查的过程应当是面对面的平等对话的过程,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第二,创造“和而不同”的教科书系列。教科书风格的多样化是一种和而不同——基于共同的课程标准又别具一格,别有洞天。
【感悟】新课程改革首先是从教师改革开始。编审队伍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其次对教科书的设计应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做到两种创造,我们才能逐步的逼近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教科书的状态,我们才能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想境界。
第二节 基于专业对话的话语系统的变革
☞新课程实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行动研究过程。通过这种行动研究把观念形成的课程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将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仍是一句空话。所以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乃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崭新的课程领域。
*第一,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活动,而不是科学院院士的围绕高精尖课题的科学前沿的创造。
*第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探究式学习而不是预设的接受式学习。
*第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生产的、跨学科、合作式的学习活动。
*第四,研究性学习不仅意味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意味着课程范式的变革。
*第五,研究性学习本身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式的课程,他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习方式是开放的。
☞新课程实施需要课程理论的支撑,需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专业对话,需要智慧的相互激发。
【感悟】基于专业对话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作用。学生应该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教师应该摒弃形式主义的观摩教学和公开教学。
第三节 实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的转型
☞根深蒂固的“单位主义”造成了学校之间关系的失调,“闭门造车”,更是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校本教研的大敌。
☞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建设就是指在冲破这中分币是的,学校文化,建立起学校内外和系统内外彼此沟通对话,推心置腹,充满活力的研究共同体验。
☞重点名校的评审的弊端
*其一,倘若是真正的名牌校,是整个社会公认的,他的地位撼动不了
*其二,依据繁琐的,包罗万象的指标进行的这种评审不是引导校长和教师关注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不是引导教师团队扎扎实实地创造特色学校特色课程和特色教学。
*其三,作为行业的一种规范活动,但由于行政色彩浓厚的评估机构机构一手操办的评审并且把这种评审直接跟教育行政拨款挂钩,这就不是单纯的评估价够的专业行为,而是一种行政行为了。
☞归根结底,新课程的实施旨在涤荡“应试文化”的污泥浊水彻底变革传统的非人性的课程。新课程唱的,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空间,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心教育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教育的成功,不能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用“权力与金钱”来衡量,成功意味着社会和谐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学生智慧的充分发展。
【感悟】旧的高考制度不变,应试文化不变,那么新课程改革的命运将是岌岌可危,所以我们要在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伙伴式的团体文化”,实现持续的专业文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