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124】可乐牛奶经济学
【Reading124】可乐牛奶经济学
树欲静
——Yousee, but I observe.
(提示:本文字数为1,554字,阅读时间约为3.11分钟)
记得以前有个频道叫全纪实,经常播放一些国外制作的有意思的纪录片或者探索节目,记得有一句循环播放的广告台词是“可曾想过,可曾思考过?”。
我时常对生活中一些毫不起眼的细节充满了好奇,有时甚至特地上网搜索以寻求答案,虽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对现实生活毫无帮助。我随意翻看了一下曾经搜索过的问题,其中包括: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为什么睡醒容易口渴?
[if !supportLists]2. [endif]为什么音乐能影响人类的情绪?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为什么周日是第一周的第一天?
[if !supportLists]4. [endif]为什么白子先行?
[if !supportLists]5. [endif]为什么会有回光返照?
[if !supportLists]6. [endif]为什么梦中看不清人的面庞?
[if !supportLists]7. [endif]为什么会做重复的梦?
[if !supportLists]8. [endif]为什么明明第一次经历某个事件,却仿佛这个场景早就经历过?
[if !supportLists]9. [endif]为什么直视太阳会打喷嚏?
[if !supportLists]10. [endif]为什么不同部位的头发长的速度不一样快?
这些毫不起眼而且无关紧要的问题,时常毫无征兆地从我脑海中突兀地冒出来。而这本书本质上记录的也是这样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也无暇去问为什么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
本文搜集整理的这些问题,颇有点像“十万个为什么”丛书里的经济学类问题。
世界上的事物光怪陆离千奇百怪,但影响这些事物发展和表象的本质规律可能是极为有限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if !supportLists]1. [endif]成本效益原则。产品设计既要包含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也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该原则导致的现象可能有: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if !supportLists]2. [endif]供求关系。要解释价格或产量波动,光看供应方或需求方都是不正确的。这类现象可能有: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
[if !supportLists]3. [endif]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的基本原则。专业人士所得的服务报酬,会影响他们提供的建议。如:为什么有些服务,我们给小费,有些却不给?
[if !supportLists]4. [endif]规模经济生产流程中的折扣门槛。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越过某种门槛。如:为什么家用电器零售商会在炉具和冰箱上敲出凹痕?
[if !supportLists]5. [endif]公用品悲剧。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如:为什么平均分摊账单使人们在餐馆里花钱更多?
[if !supportLists]6. [endif]所有权。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建立在以下隐含前提之上: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里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如:为什么没有一流的营利性大学?
[if !supportLists]7. [endif]市场信号。在有限信息下采取行动,比承担掌握充分信息所需的代价更划算。如: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得多?
[if !supportLists]8. [endif]博物经济学。博物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概念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经济学的简单常识上,试图通过基本的推理去理解并解释事物的本质。如:为什么美国男足在国际比赛中表现这么差劲,而美国女足却好得多?
[if !supportLists]9. [endif]行为经济学。在做决定时,人们有时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还有些时候,他们会从正确的信息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为什么大多数百货商店把男装摆在较低楼层,而女装摆在较高楼层呢?
[if !supportLists]10. [endif]非正式的社交关系市场。没有契约式的承诺所提供的安全感,很多宝贵的交易就做不成。如:如果一夫多妻制对男人有利,而对女人有害,那为什么以男性为主的立法者要禁止它呢?
作者用着这10类经济学基本原理去定性而非定量地解释了许多美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其中部分现象不光是在美国出现,在其他地区甚至其他时代也是同样屡见不鲜的。
如果不考虑经济学、尤其是定量经济学中的大量数学公式和数学证明的话,我认为经济学还是一门和心理学一样充满了趣味并且非常贴近生活的学科的。
(禁止转载,禁止以任何形式转发在任何公开场合)
2017年0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