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学生作文简直逆天:爱读书的孩子,人生有多赚?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恋小暖
1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采斐然的作文——《第一次奋进》。
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这篇文章却是出自一个6年级学生之手。
看完这篇作文,很多网友表示自愧不如,也有网友觉得他的文笔仿佛诗人,有人读到了鲁迅,有人读出了《情人》……
可以说,这是一篇关于“暗恋”的文章。
庆幸的是,很少有人如临大敌,捕风捉影,小题大做,觉得这个小学生早恋,必须严肃禁止。
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持理性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懵懵懂懂的感情,可以通过适当引导,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他们也充分相信孩子们能处理好这些感情。
比起早恋这个话题,我更想谈谈这个小学生的文笔。
“我还可以见到她,所以这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离别”。
文章的第一句,就足够吸引眼球。
“就像买彩票时中了十元钱一样,是一种平淡的感觉”、“我有些失魂落魄了,就像一个在黑夜里失去火光的露营者,被阴暗吞噬”。
两个比喻恰当好处地形容了自己的心情。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小小年纪妙笔生辉,文采飞扬,如果不是平时阅读量广,注重积累,想必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文学功底。
爱阅读的人,内心世界丰畗多彩,观察问题的角度也丰富多样,总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惊喜。
2
刚刚过去不久的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可惜有的孩子宁愿在抖音上、快手上耗费一天的时间,也不愿意捧起一本书,在书中跟着作者去探寻另一个世界。
根据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
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爱读书了。
有的父母对此不以为然,深信“读书无用论”,放任孩子沉迷于短暂的快乐中,殊不知,不阅读的孩子,早已被同龄人甩下一大截。
之前遇到一个调皮捣蛋的初学生,这个学生每天来上课的时候都是拖拖拉拉的,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
每天他都心浮气躁,不安分的灵魂经常会“飘”到教室外,成绩更是一塌糊涂。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天放学后让他留下来,规定他必须读完某本书的某章节,一开始他很抗拒,经常一脸苦相地坐在那里,心不甘情不愿地读。
也许是那些书本身具有吸引力,渐渐地,他居然忘记了时间,有时候还会超过我布置的任务,主动读完后面的章节。
这让我感到欣慰,有时候他也会和我探讨书中的问题,甚至会想着把钱省下来,把零花钱用在买书上。
这个学生后来的文章写得非常好,经常被拿去当范文,现在对学习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图片来源网络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
深以为然,不阅读和经常阅读的同学相比,可能一时半会看不出差别,但久而久之,一定是天壤之别。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曾经在演讲中提到:
“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当然,这里的阅读是指出了教科书、教辅书以外的书籍。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他也提出相应地提出了“全民阅读”“书香中国”提案,想推动全民阅读成为国家战略。
而全民阅读,当然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
认识一个作家,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出版了好几本书,年薪百万,可谓年少成名,意气风发。
可谁曾想,她令人羡慕的成功,背后是父母“狠心”的不纵容、不放任。
小时候她一看见作文就发怵,一提笔脑袋就空白,幸好家有严父严母,在父母的鞭策下她不得已,只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读书、写作。
她也曾叛逆,无数次和父母相爱相杀,她也曾想过知难而退,但幸好有父母在旁一直引导和帮助,让她克服惰性,让她把读书、写作当成了一生的必修课,也由此有了今天的“铁饭碗”。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著名作家安娜•昆德兰曾经说过:
“有些路很远,走下去会很累,可是,不走,又会后悔。”
深以为然,有些路山高水远,孩子的自制力差,容易选择打退堂鼓。
因为累和苦,选择了逃避,而长大后经历过生活的百般刁难后,才追悔莫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学区房有用多了。
3
那么,该如何鞭策孩子读书呢?
一、给孩子提供一个榜样
第十六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
这个阅读量,处于中等的水平。要想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作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要经常把“没时间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不喜欢读书”等挂在嘴边,而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阅读。
不要拘囿于阅读的介质,不管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书,只有是有益的书,都可以读一读。
二、不要抱着功利心去读
有的父母喜欢规定孩子应该读哪些书,不应该读哪些书,读完书,还要求孩子写一篇长长的读后感,这会大大扼杀孩子读书的兴趣。
在平时,你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让她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你在一旁进行适当地引导。
可以推荐,但不要强迫,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以故事切入
通过阅读一些书籍,家长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向孩子讲述里面发生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故事讲到一半,让孩子通过阅读自己去挖掘。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读书是一种享受。”
没有天生不爱看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父母。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督促孩子读书,当阅读的大门打开时,孩子们才会在知识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