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惑(其一)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迟到的考拉

  大迟早上照例是被闹钟叫醒的,因为疫情的缘故在又家里待了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每天睡得很迟,自然早上就起的很迟,但没办法的,儿子还得上网课,这个时候尤其显得闹钟的重要性。

表定的是七点半,但大迟起身时已经七点四十五了。这十五分钟对老迟来说,可是比老酒都要香呀。

半闭着眼睛把保暖内衣套在身上,因为压在被子底下的缘故,衣服很暖和,大迟很满意。

继续棉裤、外裤,棉衣一裹。然后把电暖气从卧室移到客厅,打开开关,让它一个在客厅里孤独的摆着头,大迟去院子里的厕所完成每天必须要完成的手续了。

很准时的,七点五十八,小迟从二楼连蹦带跳下来,像是打劫一样的冲进了一楼的客厅,“爸爸?爸爸!”

“嗯,在呢!”大迟在厕所里低沉的回答道,并且想着,你小子就不能轻点,非得把你妈妈吵醒了,凶你一顿,你才消停。

小迟又像疯一样的冲出客厅,站在门口,一只手拉着门,半个身子探出来“爸爸,你在上厕所吗?”

“我在游泳”,老迟心里面有些无力,但是为了避免后面近十句的垃圾话,还是很认真的回答了“嗯!爸爸在上厕所。”“还有,你轻点,妈妈还在睡觉呢。”

“哦!”小迟很高兴的,“那我在房子里等你吗?”

“好的,把书都拿出来,准备好。”大迟好像每天早上都要说这句话。

小迟听话的转身去客厅准备了,但他又忘记了刚刚爸爸说的让他轻一点,弹簧门像被人踹着关上了。

大迟坐在马桶上,用手扶了一下额头,“算了,亲生的。”

手续办完,回到客厅,大迟问小迟:“早饭吃了没?”

“吃了。”

“吃的啥?”

“奶奶给热的菜。”

“哦。那水喝了没?”

“没。”

“怎么能不喝水呢?爸爸不是说过吗。早上起来,喝半杯温水是最重要的。”一边说大迟一边往杯子里到了半杯水,“爸爸现在给你倒上,你一会一定要喝上。”

“嗯!”

“好了,第一节课是什么课?你知道吗?”

“知道,数学课。”

“数学呀,那你可要准备好,数学老师最爱提问了,别到时候你又不会了,又要罚你抄写了。”

“爸爸,昨天的我都会着呢,不怕老师提问。”

“哦,那就好,赶紧准备吧。”

本来第一节课是八点二十分开始的,但数学老师觉得每节课的时间都不够,所以,见怪不怪的八点十分就在手机课堂上点名了。

儿子在上课,大迟就拿了本书,坐在沙发上,这是昨天就计划好的。

最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大迟的心总是定不下来,干什么事都不行。

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他有很多爱好的,看大片,看小说。《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庆余年》……只要一打开一下子就钻了进去,外面就算下刀子,也不会影响到他的。

甚至有段时间,他把《海贼王》都追到了九百多集,路飞都要和凯多打起来了。

但现在不行了,大迟的心定不下来,而且没有原因。

最近的他喜欢不停的在走廊里走,脚在地上走的时候,心反而稳一些。疫情出不了门,一条只有十五米长的走廊,他能把步数走到一万五去。

但这样总不是个事呀?大迟心里边也很清楚,所以昨天他用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个计划,无论如何都要定下心来做一件事。

看自己喜欢看的小说,这是计划的全部内容,而且是最喜欢看的烽火大大的《剑来》,这书买回来后,大迟一直舍不得看,怕看完。

——陈平安又到倒悬山了,而且非常牛气的完成了剑气长城对他的三次考验,这下算是可以在这里站稳脚跟了。之后拉着宁姚一帮人,去叠嶂的酒铺去商量赚钱的事。

  

看过《剑来》的人都知道,陈平安是很会赚钱的。

就在这里,大迟看见了很美的一段话“每一份善意,都需要以更大的善意去呵护。”

“这就是自家先生文圣所谓的不妨多想想,哪怕事后发现不过是兜兜转转,走了一圈绕回原地,也是头等功夫,我不与天地索取丝毫,天地之间却能白白多出一个求善之人,既可自全,也能益人,岂不美哉?岂非善哉?”

“看看,写的多好!”大迟心里想着,“也只有烽火大大,能把儒家的每一份心思这么细细的琢磨。”

“世人都说不要专门的去学习儒家的思想,会把人学愚的,做事情很不容易成功,因为儒家的原则太多了。”

“可是看烽火大大的书,同样也是在说儒家,却从各种细小处入手,不但让人看完以后心如草木,向阳而生,而且不会迂腐的用书上的条条框框去限制自己。”

“这种书能不让人喜欢吗?”大迟继续想着,“好像书的前面还写过一点法家的思想,对,烽火是想告诉我们用法家的方式去做儒家的思想,这样做人做事既有原则又有方法,想不成功都很难。”

“现在孩子还小,等学完学校里教的,有多余的时间要多跟他一起读读儒家的启蒙书,要让儿子从小就知道做个不迂腐的好人。”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善良勇敢,温润如玉,嗯嗯,以后就让他做这样的人!”想到这里,大迟的嘴角有些向上的弧度了。

“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现在还想不明白,我要对他多引导引导,言传身教很重要。”大迟继续想着,手里的书慢慢的合上了,“我也要多读读儒家的书,不然有些道理讲不清楚。”

“还要行万里路,多走走,多认识认识这个世界,等疫情好了,就带他去旅旅游,关了几个月了,把娃娃也关急了。”

“说到疫情,这到底啥时候能好呀?这反反复复的都三年了,不是说大疫不过三吗?也该好了吧。”

大迟的脑子像现在高科技的超音速列车一样,一下子又已经到很远的地方了。是的,他的心又定不下来的走远了,完全不由自己。

这个时候,大迟的媳妇起床了,她推开客厅的门,看见儿子在书桌上认真的听着老师讲课。

而老公果不其然的抱着本书,两眼无神的坐在沙发上,一看就知道,思想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唉!是不是他待在家里时间太长了,把他给待傻了?”大迟的媳妇有些担心。

“你在干什么?”大迟媳妇开口了。

“哦,哦,没事,我看会儿书,不是在陪娃娃上网课呢吗?”大迟回魂道。

大迟的媳妇翻了个白眼,“看书?合着书,在自己脑袋里看吗?”

  

大迟一愣,哈哈笑了,随即想到儿子在上课,又赶紧收住。

  

大迟媳妇一阵无语,“好了,你先去吃饭吧,我来陪会他。”

小迟不知道啥时候,和自己的几个小伙伴一起看了一部恐怖片《惊魂七夜》,啥内容没搞清楚,但是胆子给吓破了。

  

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一个人待着了,不管哪里,不管黑天白夜。

“哦,好的,你洗你的,你只要在房子里他可以的。”大迟说着,还看了小迟一眼。然后就上楼去了。

———————————————

大迟家在城乡结合处,家里是自己盖的小洋楼,有两层高,他和媳妇住在一楼,儿子和爷爷奶奶住在二楼。

  

家里还有个小院子,里面种着一颗柿子树,一颗枣树,一颗葡萄树,一颗无花果——一颗两层楼高的无花果。

每年一到夏天,院子里鸟语花香的,还是很田园的。

城市发展很快,他们这个地方慢慢地变成城市的西中心,地铁口都修到了家门口了,周围全部被房地产商给占了,几年间,旁边都立起来高楼。

这个片区眼瞅着就剩下他们这方圆几百米的地方没占了,有点寸土寸金的味道。

到了二楼,老人已经把饭菜做好着,放在炉子上热着呢。大迟进门以后,就凑到炉子旁边,伸手在炉子上面烤了起来。

“还是炉子热呀,”大迟嘻嘻的笑着说,“电暖气还是差点意思。”

爸爸老迟是个典型的倔犟老头,总是做着最好的事,说着最狠的话,“冻死活该,当初让你弄个炉子,你自己不弄,为了图方便,买个电暖气,那个东西能顶什么用。”

边说,边把炉盖打开,让大迟烤火更容易些,“这么大人了,还要让我和你妈操心,哪天我们不在了,我看你该怎么办!”

“哎哟,爸,你可千万再别说这种话,你们才多大呀,还年轻的很呐,再活几十年都没问题的。再说了,我再多大,在你们跟前还不是孩子。”

“少在那里贫嘴,我们还年轻个屁,都七十的人了。”

“七十咋了?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你们活个一百岁都没问题的,更可况还没七十呢,还差五年呢。对吧,妈?”

老太太就是笑,“别贫了,赶紧吃饭吧,都热了好长时间了。”

“嗯嗯,再烤会就吃,下面确实是有些冷。”大迟说。

“那娃娃冷咋办?要不让他上来上课?你媳妇起了没?她昨天上一整天班,累的很,不想起就让多睡会。”老迟说道。

“娃娃才不冷,就是因为把电暖气朝着他,我才会冷的,彩月她起了,陪娃娃呢。”

“那就好,得有个人陪着,娃娃们这个岁数都胆子小。”

大迟嘿嘿笑着,没反驳,他很清楚他爸是什么样的人,尽量顺着来。

身体变热以后,大迟把菜端到桌上,拿个花卷就开始吃了。老迟给他倒了一杯罐罐茶,这种茶,老迟已经喝了几十年了。

  

客厅的大电视里,播放着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桥段。

  

客厅很大,大迟为了让老人家更舒服些,特意买了一台75寸的大屏幕,老迟嘴上没少抱怨,花的钱太多什么的,但心里其实美滋滋的。

  

老街坊们一来家里串门,他就会把电视打开,然后洋洋自得的夸夸自己的儿子有多孝顺!

“你们又看抗战剧,换个别的呗,老看这个也不腻吗?电视会员已经给你充了,想看啥就多看看呗。”大迟看到电视上的节目说道。

“你爸他就爱看这个,就让他看去。”老太太说。

“好的,你们爱看就行。”

……

老太太看着吃饭的儿子,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你也岁数不小了,这疫情也出不去门,让你考虑的二胎你考虑的咋样了?”

  

果然,话题又转到要娃上面了,只要父母健在,就算四十岁也逃不开被催娃的命运。

大迟顿时头就大了,“妈,在准备,在准备。”

“别在那里敷衍了事,你妈给你好好说,你要认真听一下。”

“现在老大也三年级了,大多的时候和我们在一起,你和彩月趁着年轻就再要一个。”

“这样孩子以后长大了也有个伴,再说了,我和你妈都闲着呢,还能帮你带带孩子,又不让你多操心。”

老迟继续说着,“国家政策也放开了,又不是以前不让生。”

这时候老太太也加进来了,“就是,你看隔壁的光荣,他和你一样大,他的小姑娘都会走路了!”

“好的,好的,”大迟赶紧投降,“现在一直准备着呢,你看我口袋里随时都拿的叶酸吃着呢。”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叶酸片给两位老人看。

“但是,孩子这个事又不是我说要他就有的,对吧?”

大迟现在很顺着爹妈,一般不会和老两口对着干。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从自己有了孩子以后,看着孩子慢慢长大,自己也慢慢懂了做父母的不容易。

老迟的脾气一直不好,所以在大迟还是小伙子的时候,和父亲顶过几次嘴,把两个人都气的不轻。

甚至有一段时间,两个人一度的互相不说话,好像持续了有一两年的时间,老妈子就在两个人之间做传话筒。

后来,自己有了孩子,一下子就理解了父亲当初的心情,但老迟性格死倔,所以一直到近两年,爷父两人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大迟是知道的,所以很多事他基本上都是顺着老迟的,书上不是说了嘛,老小孩,老小孩的,越是老的时候,年轻人就越是像哄小孩一样哄着老人。

另一方面是,大迟自己的心里也是想要二胎的,虽然前段时间也犹豫过,考虑了很久,发现更加偏向于要个二胎。

  

他想着,等到他和媳妇老了,小迟以后会有一个相互扶持的伴儿,而不是孤孤单单。

  

不管是弟弟,或者妹妹只要有一个亲人在世上,那么他就不会真正的孤单吧。

虽然已经决定要二胎了,但却不像是要老大时那样的积极,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只是小两口的夫妻生活再没防护措施而已。

“你要上心,不要一和你说这个,你就嘻嘻哈哈的。”老迟适当的加些严厉,他也知道儿子这些年对他很孝顺。

“嗯嗯,会的,会的。”

  

嘴上回应着父母的话,大迟的脑袋又陷入了自己的想象里。关于二胎,关于孩子们长大以后……

“当,当,当”老迟看着心不在焉的儿子,敲了几下桌子,把儿子的魂召回来。

  

“我和你妈这样催你们也是为了你们着想,你们上心就行,也不要有太大压力,我也知道这种事情是要顺其自然的。”老迟看着儿子走神,想着是不是他们催的太紧了,儿子有压力。

  

儿子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嘛,老两口有些心疼儿子。老太太也说道,“好了,也别想太多,赶紧吃饭吧,吃完了下去换彩月上来。”

  

大迟点点头,三下五除二的把自己碗里饭菜吃完,把空碗端到了厨房。

“我先下去了,换彩月上来,娃娃胆子小还必须得有个人陪着。”大迟对爸妈说了一声。

“赶紧去吧。”老妈回道。

  

———————————————

大迟顺手关上门,走下台阶,在楼梯中间的时候,他看见院子中间最高的柿子树,直挺挺,光秃秃的立着,不远处几百米外的高楼也封顶了,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和院子里的柿子树一样高。

大迟停了下来,把手插进了裤子的口袋里,然后朝着半空哈了一口气。哈出来的气象喷出的香烟一样在空中盘旋了一秒半,消失了。

大迟的思绪又飘开了,他最近老是这样。

“已经封在家里两个月了,门都没出过,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三次了,这一年下来,一分钱没挣着不说,还把不多的一些存款也花完了。”

“媳妇就在社区上班呢,在疫情期间,拿着全市最低的工资,干着全市最累的活,动不动就加班。”

“这样也就算了,国家有难了,我们帮忙是没问题的,主要还是害怕呀,她这也算是工作在疫情的第一线呀,就怕一个不小心传染上了,可咋办呀。”

大迟心疼自己媳妇呀,毕竟也结婚十年了,也能算的上老夫老妻了。

“最近她情绪不好,还是要少惹她,要多关心一下的,回头给那小子也说说,让他把妈妈多哄哄。”

“唉!自己几个月都没进账了,前几年没疫情的时候,开着自己的小面包,搞搞城配,小光阴还是不错的。”

“结果,一场疫情。唉!我看除了搞旅游和搞餐饮的,下来最惨的就是我们跑运输的了。”

“虽然,也是很相信国家的,但这时间也太长了,再这样入不敷出下去,怕明年儿子兴趣班的学费都交不上了。”

“现在每天在家里基本上在吃爸妈他们二老的,唉!拼搏了十几年了,到最后又变成“啃老族”了。”

“唉!想起来就烦呀!”

大迟把手从裤兜里拿出来,举到嘴边,深深地哈了一口气,冷的打了个哆嗦,下楼去了。

“不想了,彩月还没吃饭呢。”

———————————————

进了一楼客厅,看见儿子在书桌前,拿着他的“天烈剑”,呼呼嘿嘿的耍着。

“你数学课上完了?”大迟问儿子。

“嗯嗯,上完了。”

“那赶紧不休息会眼睛着,现在上网课,一天到晚的在看手机,眼睛会很累的。”又是一天几遍的话语。

“爸爸,我做过眼保健操了,现在我每节课下了都做一遍。”

“……”大迟有些无语,心里想着,“这小子,段位有些高了,是我每天说,让他摸见套路了?把对我说的话都提前做好,让我无话可说?”

“算了,由他吧。”

大迟转头看着沙发上的媳妇问道:“你们社区今天做不做核酸?”

“做,现在每天都要做,连着做三天后再看情况。”

“还是下午一点吗?”

“嗯。”

“那你赶快上去吃饭吧,吃完了就再好好休息会。”

“好的,你把这点水倒掉,我把暖水壶拿上去再灌点水。”

大迟把水倒完了,他媳妇拿着暖水壶上楼去了。北方的冬天,家家户户都生的炉子,所以,开水是很方便的。

楼下剩下儿子继续上第二节课,大迟继续捧着书窝在沙发里。

每天早上儿子的网课有三节,老三样,语文,数学,英语。不同的是上课的顺序。

今天的第二节课是语文,也是他们班主任的课。语文老师是个很温柔的人,上课的语气从手机里传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幼儿园的阿姨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呢。

当然,手机里不单单只有老师的声音,还有叽叽喳喳的学生们的声音,抢着回答问题。

  

语文老师依然很温柔的劝说着,孩子们不要着急,一个一个来。这要是数学老师,早就生气的发飙了。

大迟拿着书又翻看了几页,还是进不到书的内容里去,于是把责任归于那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的声音上去。

“唉!吵死了,这还让人怎么看书?”大迟却忘了,以前就算在闹市口,他照样两耳不闻窗外事的。

于是,他放下了手里的书,站了起来,给儿子比划了一下,就去走廊里踱步了。

“嗯嗯,正好吃完饭,散散步。”大迟想着。

走廊只有十五米,大迟脑子里的草原却没有边际,所以,就由着马儿撒欢儿的跑。

疫情断断续续的三年了,第一年的时候,来势凶猛,每个人都很担心。所以,大多时候都是乖乖的待在家里,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期盼着它早点过去。

一直忙忙碌碌的时候就会显得休息的惬意,反过来,每天待在家里休息时,就知道了,原来每天为了生活那么忙碌着,心里才会感觉踏踏实实。

所以,在疫情第二年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大迟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的时候,尤其显得出去工作赚钱的重要性了。

但是,没办法呀!疫情封门,人没办法出去呀!这个时候的大迟就变得有些焦虑了。

既然出不了门,就开始想办法,怎么能待在家里也能赚到钱。

这样就开始大量的在网上搜索“在家兼职”的话题和网页。

最多的还是类似抖音上种草的各种。

公众号,视频剪辑,配音员,原画师,翻译……

而且抖音上和网站上,每在给大家介绍之前,都先上两大碗鸡汤让人喝上,把大家喝的各个打鸡血似的。

别人都只是学了一两个月,然后就开始月月几万几万的挣了,为什么我就不行了。

而且,看完网站上的推荐,人们还会发现,那些已经通过这种途经成功了的人,其实还没有自己出色,他们都能成功,我就更不用说了。

大迟也是这样稳稳当当的落到了坑里。

第二年开始,从网上各种搜集怎么去做公众号,为了成功性更高一点,还专门掏了学费在网上报名参加了学习班。

每天下午,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也在认真的听着课,做着笔记。

学了一个多月以后,自己注册开通了公众号,开始仿着别人写一些观点文,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然后满朋友圈的发呀。

但是,没几个人看,他写了不到二十篇文章后,一点效果没有。然后公众号“扑街”。

接着,又开始网络漫游,看见很多人说,现在公众号已经过时了,现在的人们开始参加各大平台。

知乎,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

大迟又想着做做看,然后开始频繁的在各个平台上写文章,发文章。

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两个月,他的阅读量只有个位数。然后,写作“扑街!”

此路不通,再寻他路。反正,现在好像只剩下待在家的时间比较多了。

就这样,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习剪辑,两个月后,剪辑“扑街!”

又花了差不多多半年的时间学习英语,从零基础开始,没有系统的学习体系,所以在词汇量1500左右的时候再也爬不动了,英语翻译“扑街!”这也是大迟花的时间最多的一样了。

这样折腾着过了后面的两年,经济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为了学习买的课和资料花出去的钱,有一点点雪上加霜的感觉。

而且,大迟整个人也变得有些奇怪了,人在这思想跑远就是其中之一。

就像现在,他的思想由着脑子里的列车拉着自己到处跑,身子随着脚步在走廊里来回转,一直到他媳妇吃完饭下来了,正好儿子也把早上的课程结束了。

大迟媳妇见怪不怪的看了一眼在走廊转圈的大迟,然后转头问儿子:“课上完了?今天老师留得作业多不多?”

小迟苦着个脸回答道:“多,特别是数学,光是概念就得抄四遍。”

小迟是有理由苦恼的,最近的作业确实多,写完作业以后就直接到了要睡觉的时间了,严重影响到自己看动漫的节奏。

《斗罗大陆》和《神印王座》都欠了好几集没看了。想到这个,小迟的心情也变得不好了。

“哈哈哈,没办法,三年级了,作业多点是正常的,你们才抄四遍,爸爸小的时候,老师都是十遍,十遍的布置。”大迟接过媳妇的话。

“这个时候正是练习写字速度的时候。既然课上完了,就赶紧写作业,赶十二点吃饭最好能写完一样。”大迟继续说。

然后转头问媳妇,“你几点走?”

“我稍微收拾一下就走,今天还是一点钟,我现在出发,过去准备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媳妇说。

“嗯嗯,你自己防护措施做好些,虽然现在没啥重症,但被传染上还是不好的,被隔离怎么办?”

“知道,我一直注意着呢。”大迟媳妇说完,就去卧室那边拿大衣。

拿完衣服过来,走到儿子的课桌前,用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儿子乖乖写作业哦,妈妈去上班了。”

又对大迟说:“那我就走了。”

“嗯,你直接去开门,车子我拤(qia)出去。”说着,就去院子里,打开自行车,拤了出去。

大迟媳妇接过自行车,摆摆手走了。

大迟关上院门,转身进了屋子。

———————————————

中午,小迟写完英语作业,上楼去折腾爷爷奶奶了。大迟趁着没人打扰的空闲,锻炼一会。

锻炼身体,可能是大迟在疫情这三年里唯一坚持下来的好的习惯吧。

也没有特别复杂,就是在走廊,打一遍八段锦,然后根据keep上的计划,跟着手机教练做做运动。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因为有足够的动力。大迟的动力很简单——害怕。

大迟在跑城配之前是个烤肉店的厨子,炒点小川菜。工作还可以,就是作息时间开始不规律,烤肉店一般都是晚上营业的,所以基本每天都是夜班,而且是私人的店,一个月基本没休息。

这也没什么,偏偏大迟是个特别爱喝酒的人。这下正好,瞌睡遇到枕头了,环境也好,周围的朋友也好,都是为喝酒准备的,正中大迟的下怀呀。

所以,在那几年,大迟就没有几个白天是酒醒的,每天晚上都会喝酒,天快亮的时候才回家睡觉。

不出意外的,被一种叫“心脏官能症”的怪病找上门了。

这种病怪在哪里?身体检查全部合格没有毛病,但症状特别明显,其他的还可以忍忍,就那种濒死感,实在太恐怖了。

刚发病的时候,大迟以为他活不过那一年了。症状也折腾的没办法,所以就直接辞职了,在家休息了一年多。

也可能是长期熬夜酗酒的缘故,那方面也出现问题了,每次都很疲软,一点都不理想。

这两种情况遇在一起,大迟是真的害怕了。

所以,在休息的那一年,除了看各种的中西医,还从网上搜罗了很多健康知识和偏方。

就这样,每天的锻炼基本没断过。

现在病是好了,身体也恢复了,这个好习惯也一直的保持了下来。

  

锻炼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儿子也吃完饭下来了。

  

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陪儿子做作业,大多数时间都是孩子在自己写,偶尔遇见不会的了,大迟就讲给儿子听,直到儿子搞懂。

  

剩下的时间,大迟就是看书,踱步,走神。

  

———————————————

  

晚上九点半,小迟写完作业,被爷爷奶奶叫上去了。他们嘴上说着,孙子想和他们睡,奶奶还要给小迟讲故事。

  

其实,那些小心思大迟再明白不过了,无非是为他们留出二人世界,让他们抓紧要二胎。

  

两人洗漱完毕,都上了床。

  

大迟把电视打开了,他一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习惯坐在床上看电视,声音调到最小,有时看着看着睡着了,电视就那么开着,里面的光闪烁着,大迟感觉那样他反而睡得更安稳些。

  

也许,他和他的儿子一样,胆子小吧,害怕黑暗。

  

他媳妇刚开始也不习惯,为此两人还争吵过,但最终还是没有熬过执拗的大迟,选择妥协了。现在也养成了和大迟一样的坏毛病。

  

电视上放的是大迟媳妇爱看的剧,反正大迟最近老是心不在焉的,放什么他都无所谓。

  

两人默默的看了一会儿后,大迟的媳妇说话了。

  

“你最近还好吧?”

  

“我?我好着呢呀!”大迟说。

  

“是不是这段时间在家关的时间太久了,你心里着急了?”

  

“也没有呀,每天陪着儿子和你们,我觉得挺好的,就是有些担心你,你出去上班,还是有点危险的。”

  

“我没事,单位上防护措施都做的很好的,而且这个疫情已经到了最后期了,也没有那么可怕。”

  

“那你也要小心些,不要掉以轻心。”

  

“嗯嗯,我知道,我还好,就是你最近不太正常,老是发呆,感觉有很多心事。爸妈都在说,就连孩子都看出来了,偷偷问我,爸爸怎么了?”

  

“我真没事,可能是在家里闲的时间太多了,脑子里胡乱飘着,没有实际的想啥。”

  

大迟的媳妇有些着急,“那也不行呀!你有啥想法,也要对我说呀,我们是夫妻。”

  

“不要把所有的事都憋在心里,你也看见很多电视上都演了,心里憋很多事,人是会抑郁的。”

  

说着说着,大迟媳妇就开始流泪,“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可千万不能有事呀!”

  

大迟有些无奈,这咋就哭上了。他伸出胳膊,让媳妇过来,靠在他的身上。

  

“真没事,你不要担心!我有事都会和你说的。”

  

“那你就说说呗,我要听。”大迟媳妇顺着势。

  

“好吧,给你说说,别再哭了哦。”

  

“嗯。”

  

“其实,确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在想一些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生活习惯不好,不是生病了吗?那段时间的感觉特别不好,你还陪着我去医院查过好多次。”

  

“嗯嗯,我知道,医院检查都好着,看了中医,说你生活习惯不好,弄得气虚什么的,给你开了药,慢慢的喝好了呀。”

  

“嗯,后来是好了,但是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有些害怕了。”

  

“嗯?”

  

“虽然当时病好了,医院检查没事,自己其实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很健康,但经历过那么多次的濒死感,确实是害怕了。

  

我老是在想,人的生命有时候其实是很脆弱的,有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大迟说着,明显情绪有些低落。

  

大迟媳妇默默听着,手在大迟的胸口抚摸着。

  

“因此,我把烟也戒掉了,酒也很少喝了。

  

而且我也刚刚到了中年,回想自己的前半生,没有一点点成就,好像有点失败。”

  

“不会,你已经很好了,不然我怎么会嫁给你。”妻子适时的安慰着。

  

大迟微微低头,看了一眼怀里的妻子,笑了,“嗯,现在其实好了,但是在当时是有些想不通了。”

  

“当时我想着,都快四十了,钱没挣多少,父母都老了,而我没有好好的孝顺他们。

  

 和你结婚也这么多年了,也没有让你好好的享福,老是跟着我吃苦。

感觉给孩子也没有最好的教育。

  

当时的我觉得自己失败的不行,每天都那么想,真的都快抑郁了。”

  

“你当时为什么不和我说呀?”大迟媳妇埋怨道,“我们是夫妻,生活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去努力让它变好的。”

  

“嗯嗯。”大迟继续说着,“好巧不巧的,疫情又爆发了,那时候真是雪上加霜呀!

  

本来就感觉到能力不行,剩下的就只有努力些,辛苦些的赚点钱。可是疫情动不动就把人封控在家里,没法子出去工作赚钱。

  

而且这一爆发又是三年。这三年花的全是父母的养老金和孩子的教育金,一想到这些,心里是真的急呀。”

  

大迟媳妇心疼的看着自己的老公,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大迟继续说道,“越是着急,心就越定不下来,在这三年里面,我陆陆续续的想了很多办法。你也看见了,视频剪辑,英语什么的,就是想能不能在疫情期间,足不出户的赚一点钱。

  

可是都失败了,当时觉得自己很没用。”

  

“老公!”大迟媳妇听到这里,又开始哭了。大迟笑着,用手擦掉了妻子脸上的眼泪。

  

“也许这就是人到中年了,四十不惑里的那个惑字吧,生活里充满了自我怀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大迟感慨道。

  

“如果一直是这样的话,真的是难熬呀!”

  

大迟媳妇听着话音里有转机,赶紧抬起头来,问大迟,“后来呢?”

  

大迟说,“一个契机吧,正当我在迷茫,困惑时读到了一本书。”

  

“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我的症结所在,并且找到了解决方法。”

  

“原来,我所有的迷茫,困惑和焦虑都是因为一个“急”字。”

  

“其实,每一个中年人都会有这样短暂的迷茫期的,或是因为对生活品质的不满,或是对未来的不确定…

  

这种时候,人们就会变得很焦虑。而且这种焦虑的状态会持续很久,直到他们找到解决方法。”

  

“而我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因为生病的缘故,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随即,根据自己的不足,又找到了很多解决的方法。”

  

大迟顿了顿,继续说道,“而我却太着急了,找到方法后,就像一下子改变过来,这怎么可能?”

  

“那本书上说清楚了,先找到方法而后一步一步慢慢地去做出改变,跳出舒适圈,是要跳到相对应的练习区,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变成达人。”

  

大迟有一点点激动,“我这么说你能听懂吗?就是所有的好的事情,厉害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改变,最后才变得好,变得厉害的。”

  

“我以前找的那几个方法其实都是对的,只是每件事情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后才会变得像网上说的达人,才会月入几万的。”

  

“不是广告上说的只需要几天或者几个月。我就是广告的鸡汤喝的太多,着急了,哈哈。”说着,大迟大笑起来。

  

“那你最近怎么还是老走神,让家里人看了都不放心?”妻子小小的抱怨道。

  

“我的错,我的错。我最近只是想捋捋,把脑袋里的东西都捋顺了。”

  

“那你捋顺了吗?”妻子问道。

  

“嗯嗯,基本上顺了,现在眼瞅着国家在大力度的解决疫情问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应该很快就能解决了。”

  

“等疫情好了,我就鼓足精神好好跑车,先有个稳定的收入。”

  

“然后在闲暇时,像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呀,就学习自己喜欢且前景比较好的事情,等积累的差不多了,就拿它来做副业。”

  

“到时候,有两份收入,那么经济就稳定下来了,我就不再为这些发愁了。”

  

“选副业的时候,一定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说不定在那方面会有的更远呢?”

  

听到这里,大迟的媳妇基本上已经放心了,大迟都已经这么通透的说出来了,说明他肯定是变得好了。

  

“你没事就好,你要早点说嘛,害的人家担心,还让人家哭呢!”大迟媳妇开始撒娇了。

  

“好!好!是我不对,我赔罪。”大迟抱着小娇妻有些贱兮兮,“正好,爸妈催着要二胎,那娘子我们就抓点紧吧!”

  

“讨厌!”

  

———————————————

  

一个小时后,他们结束了。(时间是实事求是的,没有半点虚假。)

  

大迟靠在床上,抱着累的睡着的妻子,觉得很幸福。

  

“是呀,四十不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只要找对了方向和方法,所有的事情都会解决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