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这种东西,有过和没有过,人生的区别非常大。
如果一辈子没有被无条件的爱过,会一生匮乏,继而一生追寻
没有感受过无条件的爱,你会一生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察觉到别人只是因为你做的事情而爱你,会觉得任何人都可以,没必要是你,进而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怀疑。
就像每个小孩在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的时候,都会发出一个朴素的疑问:“你们当初为什么把我生下来?”
童年时期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个疑问就会带到成年,在一生中反复询问,询问自己,询问身边的人
但无条件的爱,越往后越不可能得到。长大之后,所有的爱都需要经营,都要回应,绝少会有人会像爱孩子一样无条件的爱一个成年人
有些人想在恋爱中找到安慰,他们会把另一半当作自己存在的意义,只会像碰见救命稻草一样,把人家死死抓住,疯狂回应,这样的方式太沉重了,只会把人吓跑
而越是得不到,就越是吸引人,甚至花一生去追求,然后花一生去感受得不到的痛苦
而如果你有过,就会觉得,也就这么回事。
也能心态更平和,更潇洒,可以对自己,对周围的所有人说:
“你爱不爱我无所谓,我曾经被无条件的爱过,老子吃过见过感受过,人生这方面的体验,不需要你来补全”
所以,从小被教育懂事的那些孩子,他们脑海中被放置了错误的反馈机制。他们以为只有做了别人喜欢的时,才可以得到爱。
但不是这样的,也不能这样
爱不应该作为奖励,也不应该作为惩罚,爱是包容理解尊重珍惜,爱是一种幸福感。本质是一种感情,而不是一种货币
如果从小,孩子就是在以要做什么事情为条件,才能换取一点这样的父母的爱,那他的理智和感情系统就会混成一团。
理智就会分析,想得到爱,就要做别人喜欢的事。那么做别人喜欢的事,大多数都是在牺牲自己,是痛苦的,而做这件事的初衷,却是为了换取别人的喜欢和肯定,然后得到的一点开心,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做很多痛苦的事情,才能得到一点开心,这是不合理的,理智系统肯定喊停。而情感系统又非常依赖,仅有的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想被爱,又想做自己,做自己就不会被爱。这个逻辑一旦形成,就完蛋了
从小被植入的逻辑就是讨好别人才能获得爱,这个玩意儿在小时候还没啥太大伤害,但是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他妈的好像不管怎么做都很痛苦,好像哪条路都走不通,然后就整体失调,继而感情系统奔溃
爱的本质是拥有过,感受过,才能知道是什么,以及怎么爱别人。就像沙漠里的一口枯井,从来没有人给他它入过水,它也就忘了水是什么,你不能期待一个没有被真正爱过的小孩,能无师自通
没有足够的爱,孩子就不敢放肆的生长,只能学会察言观色,要自己一个人抵抗对遗弃,对拒绝,对失去,对羞辱,对忽视的恐惧,通过不停的否定自己的需求,构建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以满足别人期待为标准,害怕流露任何内心情感
他从小扮演懂事听话的孩子角色,有一天他长大了,可以做自己了,但是他崩溃的发现,自己一直在回应别人的期待,好像一直为别人而活,已经忘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甚至有的成年人几十岁了,还不会表达拒绝,还是像小孩一样,旁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懂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有爱就接着,没爱就晾着,不会表达也不会回应,整个人的心理年龄好像被冻结到了小时候
人如果无法找到真实的自己,就不可能得到脚踏实地的幸福。
一辈子的选择,都是为了回应别人,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们的本质,或者说我们的天性,都是优先满足自己再回应别人的,一旦弄反了,就会产生原发性的痛苦,除非遇见有人愿意拿大量的爱来挽救,这样的幸运儿很少。更多的人只能靠自己挣扎着走出这个泥潭。
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学会爱自己,永远不要期待被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