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是道坎儿
01

小学的时候,老师问理想,我说想当作家。想想那时候也不过是语文成绩比较好,作文得分比较高。也许是在自己还能够拿出手的地方窃喜,抱着那点可怜的存在感不肯放手而已。
初中的时候,我起早贪黑的学习,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
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我选择了理科,因为我的地理、政治成绩不好,不选文科是怕影响高考成绩。还有小小的自尊心,那时候我们会以为,理科不行的人才会去选文科。那时候谈什么理想,最大的愿望是考个好大学。
大学期间,虽然我很勤奋,但我总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我将来能做什么?多少年轻的时光全都随着我对未来的迷茫消逝在我的青春里。
02
工作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一个想法跳出来:去写作,去实现梦想。有很多次我鼓起勇气期望自己去追随自己的内心,可全都被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击败。薄弱的安全感就像手里的气球,只要稍微一松手,立马就飞走。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在逃避现实呢,还是真的应该去追求那种宁静的生活?在矛盾的交叉口,焦虑像一头猛兽,冲进我的生活,撕扯着我,致使我无法专心。
但写作确实是我很喜欢去做的一件事。我嘴巴比较笨,很多时候一着急脑子就会混乱,更说不出东西来。写作不同,创作,更多是一件自我对话的过程。思想的碰撞不急于一时,它允许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梳理思路,找到合适的词语去表达你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
写作于我,是一个出口。我们都需要情感的宣泄口,有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有人善于演讲,有人喜欢跳舞,有人英语说得很溜。因为善于做,所以愿意做。
我真的很享受那种思想转变成语言跃然纸上的感觉,那使我觉得充实,感受到存在。每当我写出动人的语句,我自己会反复阅读很多遍,每读一遍,心里便高兴一分。可当文章发布出去,我看到那少少的点击量,又会对自己感到怀疑。
原来我要的不止自我认同,也要别人认同,甚至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03
有过很多次,我想从当前的工作状态中抽离出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如坐针毡。
但我每次都抑制住了自己的想法,迫使自己回到自己和家人都认为正确的道路上来。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工资挣得也越来越多,我还是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快乐。当今社会上有趣儿好玩儿的事情层出不穷,我的孤寂感却越来越强烈,仿佛有巨大的空虚笼罩着我。
我一直很努力,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也一直尝试着改变,可仍然觉得自己仿佛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一般。
我痛恨自己的乏味无趣,讨厌自己缺乏观点。
我最近一直在想,可能三十岁是道坎儿,因为我想要改变的想法越来越强烈,手里的工作也越来越做不下去。也可能是因为工作了些年,手里稍稍有些积蓄,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稍微减弱了些而已。
说来惭愧,现如今90后都能当CEO的时代,我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曾经停下来过,但是总有无形的东西把你往回拉,拉回到原来的路。回到原来的路上之后,过不了多久,新一轮的矛盾又开始了。人若无法坚定自己的道路,最终必将一事无成。
我想我还是要静下来沉淀一下,时间在不停流逝,选择根本没有对错,失去的本来就不是你的,暂时得到的也终将失去,可得到过的喜悦感受是真实的。
到底我想怎样度过我的余生,命运的轮盘现在还握在自己手里。
我现在还是没有答案,但我不会放弃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