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段文字
一段读来感触颇深的文字(节选自慈悲与玫瑰:钻石与藤蔓):
几百年前,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经将人比作脆弱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只是因为有思想,人才有机会卓然于世。在他的这段话里,人的脆弱性被赋予了一种负面的基调。
玛莎·纳斯鲍姆在她的成名作《善的脆弱性: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的运气和伦理》一书中也特别探讨了人的困境。这里所说的“善”(goodness)并非道德意义上的“善”,而是指人们生活的全面的美好与幸福。纳斯鲍姆注意到,虽然那些始于远古、发展至今的技艺在不断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然而具体到个人的成败得失很多时候还是要仰仗运气。 当然,这种脆弱性带给人的并不只是一种全然悲观的境遇。 钻石明亮而坚硬,可以被打磨得完美,但它并不生长和孕育。与此相比,正如纳斯鲍姆所认为的,人实际上更像是一棵渴望繁盛的葡萄藤,在聪慧而公正的人当中,就会茁壮成长,直达那清澈的蓝天。而作为一棵葡萄藤,人同样应该直面自身的脆弱性和不完整性,并拥抱那些丰富的情感,包括痛苦、愤怒、羞愧、厌恶。 基于上面的思考,有时我宁愿赞美人的脆弱性。因为身与心兼具的脆弱性,你我相向而行,开出生死爱欲的花朵。同样,也因为强者的脆弱性,世界送走了一个个暴虐的君王。 人类对永恒的追求,如西西弗斯推石上山。和神话故事不同,现实是一代西西弗斯倒下了,另一代西西弗斯继续周而复始。我们风雨飘摇,辛苦一生,最后无一不独自走进坟墓。仅此一点,就知道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何等荒诞和没有意义。 然而,如果世界不荒诞,人类不脆弱,我们靠什么争得人的高贵与刚强,以及超越苦难时的神性与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认识到自身的脆弱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宽容的价值,并且尽可能不用恐惧或者欲望去考验人性,哪怕是以忠诚和真爱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