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松散生命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鱼帮帮

设计不等于艺术,艺术是感性的,设计是相对理性且精密的,原话出自《破茧成蝶》第一册。现如今围绕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设计,不仅要求设计师要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想法,还时刻提醒自己换位思考。用户画像,拒绝“我认为”,用理性的思维加上感性的想法,合理输出让用户感到有趣的设计。

说到换位思考,想起我司一UX哥们说,“职业病呀!部门一姑娘吐槽跟男朋友分手的事...blalala....说她换位思考后就理解对方了”,What!设计师的换位思考多本能啊......Emmmm。

言归正传。

自八月份从菊厂的项目下来,bench阶段一直忙于和X大学EMBA合作的项目。每周都头脑风暴,忙碌得让人上头,忙碌得让人兴奋!

项目目标在于打造一款无边界、自适应、人性化的人力资源平台,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最大化。Vision:让人人都能成为人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推动个人崛起,提升组织效能,柔性组织,盘活人才。

想法呈现

基于产品的Vision与Mission,从一个老交互师WingST及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三十讲》用户画像模型中得到启发,结合松散生命的概念,分析平台三大用户群体用户画像模型。

松散生命的概念源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不得不说艺术源于生活,那些对生活观察细微的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疯子也不例外。

想必我们都见过蚂蚁,蚂蚁是集群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认真观察,平时我们看到一只蚂蚁在爬,其实没有看全,它后面关联着整个协作的蚁群。蚁后好比人的大脑,兵蚁是防卫组织,工蚁兼顾多种功能及培养幼蚁,聚集在一起后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少了哪一个,都不能独自存活——松散生命。蚂蚁如同细胞,可以自发的传递信息,形成自组织。

草地:产品

我们要打造的平台如同一片草地,让蚂蚁们在上面开心快乐的协作生存,又具有吸引力。

工蚁:关键用户

特征:只是过来简单尝试,随便看看

蚂蚁能在草地上活下来,并玩得很开心,说明草地没问题,可以吸引更多的蚂蚁。 所以设计产品就要提供吸引用户的地方,新鲜有趣,用户才在平台得到即时满足,玩得开心,欲罢不能,那么针对这类型的用户,产品可迅速地被推展开来。

兵蚁:管理者(维护生态圈健康)

特征:目的明确,追求完成目标的效率

蚂群生态发展壮大,分工差异,既要在草坪上玩得开心,还要在草坪上解决自身个性化需求。所以产品既要有趣,又能直截了当,想要的东西立马找到,快速完成。

蚁后:意见领袖

特征:只有大概方向,不清楚具体目标

有蚁后就会有蚁群,自组织。即无需有太多的自上而下的控制或管理就能自我完成工作。这要求产品需要多做引导和展示,给他们充分的考虑和选择,产品提供预测,帮助他们做决定。

(*想法延伸,后期可引入食蚁兽概念,形成完整生态链)

画像呈现

什么是用户画像?

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的是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 :“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用户画像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Marketing data,Usability data)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

知乎上比较易懂的白文解释: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社会属性、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用户模型,构建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即是给用户贴“标签”,而标签是通过对用户信息分析而来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

从用户画像来说,具体要展示的内容跟项目本身有关系,不同项目侧重的属性不一样,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因项目而异。这里谈到的用户角色是用户属性的集合,不是具体谁,放人物照片是为了达到共情,它应该能准确描述出产品用户。我们设置了三类用户角色,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目标用户群体,以下是其中之一。

把自己带入另一个角色有助于理解别人的目标和挑战,并可能得出新的见解和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个产品想要得到广泛的应用,受众分析必不可少。把焦点放在用户的动机和行为上,防止设计走偏。当然用户画像的作用还有很多,例如精准营销,个性化设计等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