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食物会说话……
最近在抖音上面看到一段视频,一个炒菜机器在工作,自动放料做早餐,旁边的人在排队等候购买。视频的标题大概这样说的,炒菜机器人,解放厨师双手,更加便捷卫生。视频作者认为机器人炒菜是未来的趋势。
去年我也接触过炒菜机器人,当时是一个餐饮店老板找我合作米粉店,希望我这边能够提供后厨技术和店面运营的支撑。后来他跟我说,他有一个宏伟的蓝图,要颠覆传统餐饮行业,一年要开500家店。当时,我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他悄悄地透露跟我说,我们即将启用到炒菜机器人,到时候餐厅的效率提高很大。呵呵,先做好一家米粉店再说。我如是说。
后来,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炒菜机器人的文章和视频,有很多网友做了评论,不少人的观点跟我个人观点一致:这样炒出来的菜是没有灵魂的!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评论说:如果我家老婆买这样的机器话,我一定会砸烂它。
是啊!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几乎实现了我们以前不敢想的东西,火箭飞向太空,跨海大桥,基因克隆技术,AI智能,人机围棋大战等。现代科技做一个款会炒菜的机器人,根本不在话下。炒菜的机器人优点很多,比如:
1.可以解放厨师的双手;
2.可以很好控制制作过程,让食物的味道能够始终如一;
3.可以减少炒作过程中的油烟排放;
4.可以减少与人接触,制作更加干净卫生。
你想吃什么菜,机器有编程,有上千种菜的制作方法(这个一般人做不到),只需要你备好材料,然后机器人就会为你做出想吃的菜了。
看起来几乎完美的机器人,为什么现在没有火爆起来呢?我们楼下的米粉店,还是几位老阿姨每天忙到晚;去饭店吃饭,还是听见厨师在厨房里哄哄地炒菜;连自动售饭机都放到写字楼了,白领点外卖的还是会点外卖,该出去吃饭的还是会出去。似乎科技的革新,并没有给人们生活改变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时候,每次回家的时候,都期待着爸爸妈妈煮的饭,那记忆当中是最好吃的食物;朋友聚会时,如果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饭菜,感觉到特别的开心。有时候,我们会抱怨这个菜放咸了,放淡了;有时候,我们不小心把菜炒过了,做糊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某些人,绕了半个城市去吃饭。为什么会这样?机器人炒的菜就不会这样啊。不,这不关于味道的本身,而且这些食物带有家人、朋友的温度,这些菜才是人间烟火的味道,机器人是无法比拟的。机器人目前只能解决温饱的问题,却解决不了食物的感情问题。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主人很高兴,他煮出来的菜是有快乐味道;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主人很伤心,他煮出来的菜是可能是苦的;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主人很烦躁,他煮出来的宫保鸡丁就像铁了心那样硬。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很多东西,这家主人为了满足小朋友的猎奇,今天尝试一次大胆的创新,在糖醋鲤鱼中加一勺老干妈,味道很奇怪,但是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很开心。这是一种家的味道。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主人宴请了一桌的好朋友,准备了酸菜鱼、白切鸡、蒜蓉蒸排骨、醋溜土豆丝……主人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做菜,在厨房冒着满头大汗地干活,但朋友相聚碰杯时,所有的劳累都化成了甜蜜的笑容。这是幸福的味道。
假如,食物会说话,它会告诉你,今天主人家的TA生日,他为她特意煎了一份七成熟的牛排,配一碗酸辣虾汤,再把蛋煎成心形,让她回来的时候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机器人炒菜,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解放部分劳动力,现在有些学校食堂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炒菜了,食堂的效率、卫生得到保障,省了不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但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是人的感情,人做菜的灵魂,每个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是创造者赋予它的,或咸或淡,或酸或甜,或苦或辣,它的背后隐藏着人的发心,传递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有温度的,是人间的烟火味。这是冷冰冰机器无法创造出来的。
每个食物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这也是《食物有声》创作的发启,希望透过食物,挖掘食物背后的故事,传播正能量,让人间充满爱!华灯初上,食物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