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800字点赞行思悟学

从被动到主动的进程

2022-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月曦花宸

四大存在层次以一种递进的方式表现出了某些特征,把这些特征称作“进程”。

也许最显著的就是从被动变成主动的进程。在最低的“无机物”或无生命物质的层次上,只有被动。石头是完全被动的,是纯粹的物件,完全受环境摆布。它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安排不了,什么也利用不了。哪怕是放射性物质,也是完全被动的。植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动的,但也不完全如此;植物不是纯粹的物件,对于环境的变化,它有一定的有限的适应能力。它趋光生长,根部随着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而扩展。植物只有在很低的程度上可以称作是有行动能力,能够安排和利用事物的主体。

甚至可以说植物拥有“行动智能”的少许迹象。当然,这无法与动物相提并论。在动物的层次,由于意识的出现,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的醒目转变。生命的进程加快了,从其自由和往往有目的的活动来看,行动变得更加自主化。不仅仅是缓缓的转向光亮,还能做到捕食或逃避危险的迅疾动作。行动、安排、利用事务的能力大为增加,无可限量。他们显然有了“内在的生命”的迹象。有快乐,有忧愁,有信心,有恐惧,有期待,有失望……

任何存在只要有了内在的生命就不再只是一个客体了,它成了主体,甚至能将其他存在当做客体。比如猫对待老鼠。在人的层次,总是有一个自称为“我”的主体,这是从被动到主动,从客体到主体的又一次明显变化。把人完全当做一个客体,就算不是犯罪,也是变态行为。不管环境给人带来多少压抑和束缚,人都有可能克服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看法。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掌控自己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图利用身边的东西。他的潜力无可限量,但到处都有一些实际存在的限制。对于这些限制,他还是要承认和尊重的。

我们在回顾四大存在层次时,注意到从被动变主动的进程的确非常明显。但这种进程并不彻底。哪怕是独立自主的人,也保留了相当多的被动;尽管他无疑是一个主体,但他在很多方面仍然还是一个客体,受制于环境,受环境摆布。但自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人就总是用自己的想象力或直觉力来完善这一进程——根据发展趋势对结果做出预判。由此人们构想出了这样一种存在:他是完全主动的,完全独立自主的,他是超越所有人的人,他绝非客体。超越了所有环境和意外,能够掌控一切!他是人格化的神明,是坚定不移的“行动家”!

由此人们把四大存在层次看成是无形的、更高级别的存在者存在的标志。

从被动到主动这一进程的一个有趣而有益的地方,就是活动缘由的变化。显然在无生命物质的层次活动的变化,不可能没有物理方面的原因,因果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植物的层次,因果链条变得更加复杂了,物理方面的原因在较低的层次上有效果——风会把树叶吹得摇晃起来,不论树是死是活。但某些物理因素不仅发挥了物理效果,还充当了刺激因素。阳光会让植物趋光,而植物过度偏向一个方向会让另一侧的根长得更壮。

同样在动物的层次,活动的理由变得更加复杂。

动物可以像石头一样被推开,也可以像植物一样受到刺激因素的刺激。但还有第三种因素,这种因素来自动物的体内,是一种非物理性的驱动力,吸引力或冲动——动机。狗有了动机会行动起来,驱使它行动的不是外力或外部刺激,而是源于内心的力量。比如见到主人,它会欢快蹦跳,见到敌人它会仓皇逃走。

在动物的层次促成动机的原因得在生理层面发挥效果,但在人这个层次就不必如此了。自我意识的要素给人添加了另一种行动的缘由——意志。

这种本领可以让人在没有生理冲动、没有有形刺激、没有推动力的情况下做出行动。关于意志,人们有很多争议,意志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这个问题我们留到后面再谈,眼下只需要承认:在人的层次多了一种可能的行动缘由——这种缘由在更低的层次上似乎是见不到的。人会根据所谓的“赤裸裸的洞察力”展开行动。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去,或许不是因为眼前的环境促使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内心期待着将来会有一定的前途。

尽管这些外来添附的潜能——预计未来的能力和随之而来的期待未来可能性的能力——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所有人的压抑,但显然它们不大相同。我们大多数人的这些潜能还很弱。可以这样设想:在超乎人类之上的存在层次,这些潜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能够完美地预见未来,拥有完全自由行动的能力,以及无拘束,毫不被动的特点。被看作是“神”的属性。从物理原因到刺激,再到动机,再到意志,这一进步过程在这样一种完美的意志之后达到了圆满。这种完美的意志凌驾于一切能对我们了解的四大存在层次产生影响的动机之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