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犁过的青涩岁月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8人
古不为
尘封的旧时光,走过来
老师是颗星,闪烁在记忆的夜空
一枚信封有翅膀,教诲会飞
文字的山重水复里,应矗立一座路标
自信的幼芽儿,扶诗之东风,挺胸
本命年,处女作和女儿一起临盆
月夜,必须重新认识世界,一群陌生的好汉
用利刃刺破天真,雕刻流血的憧憬
儿时的小床,至今,还没有飞出,尘世的梦

附:《青年作家》编辑023老师的回信,和古不为1987~1988年23~24岁时的诗歌习作截图
















我猜
古不为/文
生活的左手拿着幸福
却吝啬的背在身后
右手摊着艰难
让人先把它接受
接受沙漠,然后,用汗水
把荒芜,浇灌成绿洲
接受险峰,然后,用脚印
把忠诚,从山脚写到山头
爱春风的温柔
去追求,却不强求
恋秋叶的绚丽
去欣赏,却不占有
人生
就是一次旅游
选定,或被选定,一个线路
然后,一直往前走
1988年原创
2016年修改





附二:《星星诗刊》著名诗人孙文波老师给古不为的回信


这是当年经过著名诗人孙文波老师推荐发表的古不为的《痛饮孤独》一诗。







作者简介· · · · · ·
孙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85年开始诗歌写作。曾获“刘丽安诗歌奖”、“珠江国际诗歌节奖”、“畅语诗歌奖”。参加过第29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文学宫“中国文学节”,日本驹泽大学“中国当代诗歌研讨会”,第3届“中坤亚洲诗歌节”。出版诗集《地图上的旅行》《给小蓓的俪歌》《孙文波的诗》《与无关有关》《新山水诗》,文论集《在相对性中写作》。与人合作创办民刊《红旗》《九十年代》《小杂志》《首象山》。与人合作主编《中国诗歌评论》《九十年代?中国诗歌备忘录》。主编《当代诗》。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多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