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漂亮”的作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更重要
儿童阅读与习作,这个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的面前。2019年的今天,小云朵上二年级。她很快就要面临将伴随她10年的语文作文。不,作文变成论文的形式,将延续她整个高等教育阶段。而后面的人生过程中,写作也依然是一项基础能力,在职场能力构成中占了相当的比重。
也就是说,在“写”这条道路上,一开篇,就永不复返。我们不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吗?
伴随着语文高考改革出现的“大语文”概念被热炒,各种从一年级开始的作文辅导书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的“教孩子写作文”的名师课程不断涌现.......
我看花了眼。在各种概念、方法、思维框架的轰炸下,作文变得和数理化一样,成为了一项纯粹的学习任务,成了应试下的卷面分数。
我当然相信,“作文”是可以被教会的。写作有固有的方式、套路和桥梁,只要钻进去研究,必然产出一篇篇“千篇一律”的好文章。
只是,独立思考性、对生活的个人化感知,以及有创造力的想象空间,在大量的“造文”之后,还在吗?
小学至高中的整个K12阶段,我已经不记得写过多少篇作文。也不记得老师教了多少方法,分析了多少文章的中心思想,背过多少名言警句。
我惟一记得的,是自己写过的三篇作文。
一篇是小学三年级---《爸爸的袜子》。内容是讲述有一天父亲出门干活之前换鞋,我看见他的袜子破了一个大洞。而父亲毫不在意,依然穿着破洞的袜子。这对我年幼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因为他在我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父爱,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而我因为被宠爱,十分娇惯和任性。比起爸爸破洞的袜子,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后来的场景不记得是否有拿针线帮爸爸补了袜子,但是这一幕带来的心灵震撼,第一次敲开了生活感受的大门。
第二篇是小学五年级---《筐子》。在一次故事活动中我选择了这个故事,然后写成文,一直铭记至今。《筐子》说的是一个父亲,将年迈的老母亲装在筐子里背上山,他的小孩子跟着他上了山,要把筐子拿回去。父亲就问孩子,为什么要把筐子拿回去?孩子回答的是,因为等你老了,也要用到的啊。父亲无语,又将老母亲背下了山。这是一个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10多岁的我,因为母亲和爷爷奶奶关系糟糕,对我影响至深,那时,是希望把这个故事给母亲看的。
第三篇是中学阶段写的---《送蘑菇》。过年前在母亲怂恿之下去给老师送礼。把家里最新鲜的蘑菇提过去,却发现老师不在家。提回去也不是,于是临时将蘑菇寄放在了老师的邻居家。下楼后被母亲训斥,说我太单纯。于是又硬着头皮去把蘑菇要回来,母亲检查蘑菇有没有少时,发现袋子里多了一张纸条,备注着“交给XX老师”。母亲大为尴尬。而我,将这个经历写成了小小说。
这三个故事我记忆了多年。可能一生也不会忘记。
没有作文兴趣班,没有名师课程,没有技巧辅导书。我只是,如实写下了如一张白纸的心灵,感受到的每一次震撼。因为这些日常积累起来的感受和思考,长大后,我延续了写日记的习惯,也延续了对阅读和文字的兴趣。
我一直未曾讨厌过语文。尽管被应试教育逼到头破血流。
前几天在“少年得到”张泉灵的开课视频中,提到一个令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保持对语文的兴趣?”
方法的培训,会让你写好“一时的作文”,而兴趣,才是“一辈子写作”的源泉。
善于感受和思考,这种底层能力,在我的童年时代主要靠环境的熏陶和心灵的敏锐。在当下的时代环境里,我想,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润养”,和日常生活给予的能量。
愿每个孩子,先建立起感受力和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