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当你一直坚信的,突然被打破之后,怎么办?

2019-06-03  本文已影响0人  人间清醒叔

当人们经历了一次极大的错误之后,某个完全颠覆的反面观点哪怕是极其正确的,通常也难以打动人,因为人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前面信的东西以及做的事是白费的。

当你一直坚信的,突然被打破之后,怎么办?

曾经人们认为耶稣会在1843年3月21日降临,世界会终结,当大家平安度过之后,人们并不能接受长久的等待原来是一场谎言的事实。

此时有另一位信徒塞缪尔•斯诺提出了10月22日这个日期才是正确的,并提供了相应的算式证明。

当你一直坚信的,突然被打破之后,怎么办?

人们顿时恍然大悟,又重新被点燃了激情。

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这个观点不愿意相信那个观点?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小错误是允许的,但大信念是不可被打破的。

10月22日之前,大家杀猪宰羊,把余财散去,静静等待。

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给自己留点后路?因为大的信念不可破,正因为人容易动摇,所以要下重注,让自己不得不选择“不动摇”。

当你一直坚信的,突然被打破之后,怎么办?

直到10月22日,这一天被历史学家冠名为“大失望”。

只是失望也不能打垮人们的“信念”,当有人说你们信的都是谎言时,大家并不会接受,只要刚好有个人出来给予人们另一种既不打破人们的幻想,又能适当解释世界没有终结的理由,人们都会一窝蜂地选择相信,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无论它是不是有漏洞,比如“圣主耶稣其实已经降临了,他住进了信徒们的心中”之类的。

对此,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下推论,比如大家很信任A主义,但A主义确实被证明是有问题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说我们就要走向B主义,这样A主义的拥趸会“宁死不屈”。

如果把B主义说成是部分B主义形式的A主义,拥趸们看到本质上还是A主义,以往的成本没有白费,信仰没有丢,面子也没有丢,而生活确实改善了,举双手赞成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