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能忽视心理健康
乡村振兴不能忽视心理健康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尤其是农业人口。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实现乡村振兴除了要有足够数量的人力资本外,更要有高效率的人力资本。但人力资本要素的利用效率取决于人的健康,而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躯体,还包括心理健康。
日前,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正式出炉,报告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户口的国民中心理健康状况“差”的约为2.6%,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约为18.3%,非农业户口中这两项比例分别为2%和13.8%。考虑到我国农业户口人数有9亿多,虽然比例相差不大,但绝对数量仍然庞大。关注和解决我国农业人口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路上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农业人口的心理不健康有众多表现,除了广为熟知的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外,还有许多诸如“等靠要”思想、焦虑不安、孤僻等不被大众熟知的潜在不健康情绪,这些不健康现象不仅让个体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更让整个群体的发展受到危害,多年来不时见诸报端的农村儿童伤人、杀母案件正是心理不健康导致的惨痛教训。
造成农业人口心理不健康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农业人口主要生活在乡村地区,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城市来说较为薄弱,不能提供准确有效覆盖面广的心理健康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相比城市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收入差距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了极大的不适应。
除了客观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主观原因。一方面随着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乡村地区普遍留下的是老人和儿童,他们生活能力较差,沟通交流不畅,造成了较多的感情隔阂;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因各种原因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成本又挤压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造成了较多的失落和挫败感。
关注乡村振兴中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补齐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乡村吸引力,尤其是要加大乡村地区的产业培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村人口在家门口就业致富,缓解物质对比上的失落感;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文关怀,构建科学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振兴乡村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让老人和儿童不再孤单。
只有身心同时健康的人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上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