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全能大儒的传奇人生

2021-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路人甲123456

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余姚县人,因曾筑(zhu)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阳明是谁?

 “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曾国藩fan(半个)。”

儒家四圣,孔孟朱王,其中的“王”,便是王阳明。另三位,是孔子、孟子和朱熹。

后世的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以及日本的冈田武彦、稻盛和夫等都对他推崇至极。

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研习儒释道三家学说,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授课讲学,弟子众多,创立的“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想。

不仅如此,他书法一绝,极擅行草,辞章隽永精深。他有着文人的外貌,却也是位了不得的用兵奇才。剿除匪乱、平定叛乱,数次救民于水火,安定天下。

正是“上马能武、下马能文,生前建功封侯,死后万世不朽。”

生平纪事

孟子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若想知晓“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便要了解王阳明的一生经历,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具有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正是知人论世。

这本《王阳明传》以故事形式写来,里面不乏玄幻神秘色彩,也确有不详尽之处,但胜在引人入胜,王阳明生平大事件均有记述,尤以描写平定匪患、叛乱,所用军事计谋最为精彩。

依据本书所讲,我将王阳明生平分为以下五部分叙述:

(一)出身和出生

出身名门,书香门第,世家风范。

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祖父博学多才,性情恬淡,以开馆授徒为生。祖上是西晋琅琊王氏。

《孝经》中“卧冰求鲤”的王祥是他先祖王览的哥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里的王家,说的就是琅琊王氏;

他也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后代子孙。

相传王阳明的母亲怀胎14个月,王阳明出生前,其祖母梦到仙人怀抱婴儿、腾云驾雾而来,因此王阳明曾唤名“王云。”

但王阳明长到五岁仍不能开口说话,一位高僧点化,“云”字泄露天机,祖父当即为他改命“王守仁”。

不久后,王阳明不仅能开口讲话,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王阳明的出生带着神话色彩,自古名人来历总要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是确有其事,还是为造势,或后世人杜撰?相比于王阳明的成就功绩,这些早已不值一提。

(二)五溺时期

王阳明好友湛若水总结王阳明五大爱好,称为“五溺”。分别为任侠之习、骑射之习、辞章之习、神仙之习、佛氏之习。

而最终,王阳明归于圣贤之学。

王阳明喜好兵法,幼时便立志要做文武双全的通儒。

15岁,他曾孤身前往“居庸三关”实地考察,登长城,访乡贤,还打跑了两个鞑靼人。

他崇敬马援和于谦将军,梦中赋诗,励志要为国家从戎建功。

他曾依据对居庸关的考察结果,上书皇帝,阐述他的御敌构想和用兵谋略,皇帝自然是没看的。其父斥责他太过狂傲,恐惹灾祸。

王阳明17岁成婚,18岁携妻返回北京时路过上饶,拜访了著名理学大师娄谅。娄谅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令王阳明心生向往,开始专研“格物致知”,为此还有了“阳明格竹”的典故。

格竹失败,王阳明开始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

21岁,王阳明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但会试却因思想与程朱理学格格不入名落孙山。

他先后共考取三次,在28岁时考中二甲进士第七名,相当于全国第十名。

备考期间,他结龙泉诗社,醉情山水,又专研兵法,希望将来沙场建功。

28岁,王阳明的第一个官职,是在工部实习。

为王越将军修建陵墓时,他安排民工每十人或五人为一组,互相监督,负连带责任,设计出类似现代“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还按照兵书指引,操练民工演习“八阵图”。

可见,王阳明聪慧过人,虽身在工部,想要征战沙场的心依旧未死。

29岁,王阳明被分配到刑部,审核云南报上来的刑事卷宗。官场中纷扰杂沓,简单的事也会被搞得极为复杂,这令王阳明心生疲惫之感。

30岁,王阳明被派往淮安府审查案件,在九华山遇蔡蓬头和一位高僧,得指点,有所悟。“俗缘未了,谈何仙佛?”

31岁,王阳明又一度痴迷于文学辞章,此时朝中正发起文学改良运动,但王阳明认为“改造现实要从改造思想入手,所谓复古不过是流于形式”。

某日他在推敲字句时忽有所悟,世间大道在于经世致用,而非做表面文章,遂不再以追求一流文章为目标。

也是这一年,他肺病复发,回家乡养病,来到了位于会稽山的阳明洞。

此时的王阳明追求心灵的宁静,远离红尘,神超形越。但是对家人的牵挂令他无法做到佛家中的“无相无想”。

某日忽然觉悟道:“此孝悌一念,生于孩提。此念若可去,断灭种性矣。”

王阳明心中困惑去除,如释重负,自此告别佛道二教。

(三)龙场悟道

34岁,重回朝中的王阳明因卷入太监刘瑾和文官们的争斗,被廷仗四十,关入锦衣卫诏狱。隔年,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王阳明途经杭州养病,却被刘瑾所派刺客追杀,假作投江自尽,金蝉脱壳,本想就此隐世,又遇道人指引,决意去龙场上任。

拜别父亲后,王阳明重回杭州养病,收徒三人。

37岁,王阳明抵达贵州龙场。在那里,他过着如同原始人的穴居生活,当地环境恶劣,蛇鼠虫害频频,时时面临生存问题。而刘瑾见王阳明未死,再派杀手。

“被谪贵州三年,百难全都尝遍。”

他为自己建造一具石棺,日夜静坐在棺内,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怕死。

他静心读书,领悟道理,心境也随之开阔,平日令人疲惫的体力劳动也变得有趣。他和当地少数民族越加熟悉,指导他们习字读书、看病看相、修缮房屋。当地居民为感谢他,为他建造了新房屋,这便是后来的龙冈书院。

某夜,王阳明梦中悟道,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圣人的道理,天下事的对错,是先天就存在的,并不需要向外界寻找。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正是“心即理”。

《传习录》中有一个很形象的事例来解释这一观点:

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8岁,继龙冈书院后,王阳明开始在贵阳书院讲学。

此时,他所讲主要内容便是“知行合一”。他贯彻“心即理”和“事上练”,认为天理在心中,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去实践验证。

王阳明心学重在行动,在实践中运用和验证心之理,这点有别于其他心学理论。

心学可追溯到孟子,宋朝时期程颢开其端,自陆九渊盛行,和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王阳明与朱陆二人最不相同的点,便是“知行”。

“朱熹是通过经书得到天理,然后实行;陆九渊是通过静坐得到天理,然后实行。二者虽然在得到天理的方式上不同,都认可‘知行’是有先后次序的。”

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说知道而没有做到,就不是真的知道。

他解释“行”:“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这是针对当时言行不一的虚矫风气所提出,从道德教育上看,要人们不仅意识到“知”,也要落实在行为。或可解释为在善恶念起时,遵从善念,也是知行合一。

这不得不提到王阳明另一个观点“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有,但很多人的良知被贪欲恶念所蒙蔽,“致良知”就是唤醒本心,在实践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这点承袭了孟子的“性本善”论。

(四)建功立业

39岁,王阳明调任江西庐陵县令,教化民风,扬善去恶,政绩斐然。

之后一路升迁,宣扬心学理论。

45岁,王阳明经王琼特荐,升任正四品都察院左佥都御使,巡抚南赣汀漳。

南赣巡抚下七府山贼肆虐,赣南闽西一带的山麓具被山贼盘踞。王阳明被派往赣州,就是去剿匪。

正是此次剿匪,王阳明展露出不凡的军事作战才能,战功赫赫。

他采用“十家牌法”,调查住户,缩小了土匪的生存空间;整肃敌人眼线,用反间计放出假情报;扩大盐行销范围,提高盐税以筹措军饷;操练地方民兵,提升战斗力。

他写出《告谕巢贼书》,情理兼备,攻心夺气,振聋发聩。许多山匪主动投诚,不战而降。对于冥顽不灵的匪患,王阳明毫不留情。

正是“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他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平定了四省多年来未解决的南赣匪患。

47岁,王阳明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感慨,遂着手教化百姓,纠正民风。颁布《赣南长约》,又改革教育。

48岁,受命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用兵虚虚实实,擅于攻心,空城计,反间计,围魏救赵……兵法落到实处,老练果决。此次平叛,不过四十三天。

(五)立言讲学

50岁,王阳明被封新建伯。他推辞升官封爵,请奏归乡侍奉老父。

“昨日蟒玉,人谓至荣,晚来解衣就寝,依旧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因此我知道荣辱原不在人,人却自迷。”

此时的王阳明不论学术功绩,已是当世第一人。

回到家乡后,王阳明开始讲学,决心破除“心中之贼”。他的心学体系越发完备,得到众多弟子拥戴,且他讲课通俗易懂,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

56岁,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为善去恶四句教,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更趋完整。

他的语录、讲学书信被门人收录在《传习录》中。

“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迎来送往,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

57-58岁,平定思田之乱、铲除断藤峡匪乱的王阳明,病逝于返乡途中。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回看王阳明一生,他不负天下,不负自己,了无遗憾,才能心思澄清,说出这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史》赞曰:“王守仁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