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家庭教育

赢在家庭教育(486)

2018-01-03  本文已影响9人  觉之灯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作者:主编:石宣

20180101徐海波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上海,第486天)

《孩子的“空心病”源自父母的情感隔离》摘录:

  (4)亲子之间的情感注入了功利主义

  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如果你学习不好,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如果你成绩不好,以后你就扫大街。

  有一则新闻:男孩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说,等晚上回家收拾你,然后男孩就自杀了。很多父母总是对孩子强调,你必须表现优秀,你必须成绩好,只有这样,我们才爱你。不优秀,不配活,这极大地伤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注入了功利主义。

  网络上有一个段子,孩子为了让父母内心平静而装模作样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当孩子这样做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倒置了。父母认为,不给孩子压力他就不好好学习,所以会有意地给孩子制造压力,试图以此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本来孩子应该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但是父母往往比孩子更焦虑,孩子为了安抚父母,不得不腾出精力装模作样地学习。而且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功利主义,反而让孩子丧失了学习动力,变成了为父母而活。

  这种功利主义还表现在,孩子成绩好时,父母会说“不要骄傲”,父母依然采取情感隔离,很冷静地告诉孩子“你要继续努力”。孩子本来是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喜悦和成功,但是一盆冷水泼下来,孩子觉得,我永远都无法享受成功的乐趣,因为我永远都不可能满足父母的要求。

  当孩子逐渐长大,这种深人骨髓的潜意识心理,会让他变成一个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让父母满意过。很多人就是这样,活了一辈子,永远也不能让别人满意,也无法让自己满意。可以想象,当他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又会如何实施。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8卷P.119-121)

一点想法

(Booboo微思录):

1.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

孩子成绩好时,需要父母分享他的成功和喜悦;

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呢?

2.当孩子变成为父母而活,他人生的悲剧就会一幕一幕地上演。

3.现在正值五新:

新的一天,

新的一周,

新的一月,

新的一年,

新的时代!

在新的一天、一周、一月、一年里,

在新的时代里,

在心时代里,

恭祝我生命中的恩人、贵人——您:

心想事成!

身体健康!/p>

阖家欢乐!/p>

万事如意!

Booboo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