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
今天是第二次看孙绍振先生的这本书,第一遍读的时候感觉比较懵,只是学到了解读我们的方法,一种是还原法,一种是比较法。
对于比较法,我师父用的比较多,我们采用的是同类文本的比较,大都是同主题的比较、同写法的比较,还有一种就是变换的比较,比如把这个句子由肯定句变成陈述句;还有一种就同一个作者同类作品的比较,当然,这种是比较简单的。孙老师,他有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类似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等。他认为,这些都是低层次的操作方法,最高层的操作方法是分析的方法。
对于还原法,我就不太了解了,所以今天主要把书的《自序》还是看了一遍,他说的这种还原的方法,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讲到了《咏柳》这首诗。
就是首先要分析,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做法就是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也就是在还原的过程中,把事物还原到它同题材、同类环境的本真,在那种情况下,还原在于作品的比较,这样的话,那这种还原法就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更真切的写法。
比如《咏柳》这首诗,春天来了,万物萌发,那么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就可以呀,但是为什么要说“碧玉”?为什么要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呢?春风本来是温和的,但是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因为二月的春风乍暖还寒还是比较冷的,那剪刀与后面的“裁”相互照应,给人一种美感,就比菜刀等其他的刀要好一些。那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作者用碧玉也罢,用剪刀也罢,用裁也罢,这些词语都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读文言文类文本的时候,他先是讲到了文言词汇的重要性,我们要注重语境,注重古今异义,这样才能对文本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他还说,作为文言文,有很多侧重点,比如说有很多是出自史书的,为了更加简洁客观的介绍历史,就侧重于记述,很少运用形容词、副词,比如《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语言简洁,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进一步展示了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和多音节,给读者以更加精准的描写。第三种解读方法:先给文本定性,比如说《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说理的文章,而《小石潭记》则是抒情的,《唐雎不辱使命》则是讲策士;《晏子使楚》则是讲策略,在这些文本中心的大前提下,它就文本内容进行还原,站在主人公的身份的角度,一步一步的去解读文本。。
比如说《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从文本特质上来说,属于写人记事类,表现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因为这是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后三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站在萧红的角度,鲁迅先生和她接触的时间较长,他们也经常见面,所以他将鲁迅先生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就通过一件件微小的生活小事向我们展现出来了,这种写法也恰似还原法。还原了她与鲁迅先生夫妇一起交流、相处的一些事情,用到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人物形象也是惟妙惟肖的。即使在这些看似生活小事之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他的舍己为人,他的细心。比如,在讲他们乘车去看电影,首先让女士先上车,等回来的时候先让周作人一家去坐车,他们搭电车,电车等不到他们就走散步走路,鲁迅先生就抽烟,坐在台阶上向乡下的老人一样安静。这与《呐喊》中的一些文章给我们的形象有着非常巨大的差距,这是还原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