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必须要讲实话,那就绝不能说实话

2024-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袁大岛

之前我作为技术顾问陪着客户公司去做项目议审,这个工作通俗的说就是对方公司提供项目的技术支撑,客户公司和其他公司对其支撑能力进行了解,通过这个会,通过会上的沟通来了解对方公司在技术支撑方面的水平是否合格。

再说的通俗点,我们就是去面试,面试对方能否达到我们的要求。

会议前半段进行的很流畅,后半段对方公司像某个已经谈的差不多的合作公司提出问题,简单讲就是他们提供技术是没问题的,但对方公司承诺的资金支持,能否兑现。

对方公司代表说,我跟你讲实话,这个问题我能给你解决。

然后就难度问题巴拉巴拉说了一堆,结果又被对方搞技术的代表再次提问:

“请直面回答,承诺我们的资金支持,现在能否兑现?”

然后对方公司代表说,我还是要跟你讲实话,我可以给你解决。

我跟客户公司的代表就在边上听着他们说车轱辘话,越说越激烈,但越说越远离话题本身,客户公司代表小声问我,你怎么看?

我说其实人家说的挺明白的,但是你不能只听表面意思,

有没有难度,跟讲不讲实话,

其实是没什么必然联系的。


这个问题,直到会议结束都没谈妥,离开会场,我跟客户代表找地方吃午饭,

这个客户代表是客户公司老板的亲戚,人品不错,但年纪尚浅,对于一些世俗之道知之甚少,所以他又问了我刚才的问题。

我说讲实话,和解决问题,没有冲突。

但这两者之间也不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要放在一起看,就先要分开来讲意思。

首先,讲实话意味着要把真实的情况讲出来,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其实提问的人一般来说都有了解,

比如下雨的时候有人卖伞,平时10块一把,下雨的时候20一把,买伞的人就说了,你这个人做生意不实在啊,

卖伞的就会说,我跟你讲实话,就值这个价。

他讲的是不是实话?我们不好以绝对主观的态度去判断,但是现在下雨了,买伞的肯定是没办法了所以要买伞,那10块还是20块,价值的压力没有给到卖方,

而是买方。

所以卖伞的实话,可以是假话,但只有当成是真话来听,这件事才能解决,

反过来说,如果觉得卖伞的说谎,那么大可不买伞继续被雨淋湿,这个就是“拒绝谎言的代价”,

这个代价,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觉得这是一道过不去的坎,绝对不能买。

但卖伞的能卖20块钱,他一定是知道有人能接受,

那么他做的,就是“把谎言变成实话”的生意。

能跟他做生意的,都是接受实话的人,

不管是真的接受,

还是没办法,只能接受。


要讲实话,就不能讲实话,这句话看似矛盾,

实则,是一种及其高效的筛选机制。

要讲实话,讲的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内,都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共识”,

后面提到的不能讲实话,就是要把谎话,或者存在歧义,存在缓和,存在“其他可能”的话,当成是一个实话的共识去理解,

是不是非要理解呢?

当然不是非要理解,也可以不理解,拒绝,甚至排斥,乃至于鄙视。

不理解,那讲实话这个框架就不存在意义,

对其谎言的幼稚,荒谬,甚至卑鄙无耻的表现而言,

极尽嘲笑之意,也未尝不可。

但是,如果选择理解,那么势必与利益,与生存上的利益有关,

那么选择理解的代价,也就是显而易见了,所以无论是坦然接受,还是“不甘心的质疑”,

离不开,逃不掉的事实摆在眼前,不接受也只能接受,

不理解,那就只能“骗骗自己”了:

我们所处的世道,关于讲实话又不讲实话的问题,

其实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否定了太多的荒谬之后,

再贫瘠的事实也是事实,

而若是接受谎言所构造的一切,

其必然付出的代价,

亦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