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不下钱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拥有本钱是理财的起点。但很多朋友都在苦恼:我存不下钱呀,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后,除去房贷车贷,剩下的钱不知不觉就花光了,甚至我都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或者,这个月好不容易存下一点钱,但下个月买了新衣服、新手机,又花掉了,甚至还刷了信用卡。就这样一个月有、一个月没的,一年到头,竟变成了年光族。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资金管理方式让我们变得很被动。我们花着当下和未来的钱,还着过去和现在的债务。这样的循环不断的催促着我们,向前不停奔跑,一刻不敢停歇。
其实,资金的跨时空配置,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和效果。这种资金管理的问题在于缺乏规划,如果没有规划,我们就容易陷入这两种困境:钱不知道去了哪儿,总是存不下钱。
所以,本文会分享2个小方法,帮你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轻松存下本金。
一、钱不知道去哪儿了
首先是第1个问题:钱不知道去哪儿了。你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每个月的工资拿到手后,就开始付各种贷款和账单,然后眼看着工资余额越来越少,也不知道钱花到哪去了,每天都在期待下一个发薪日。
想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用一个小方法:记账。记账有两个功能,第一个、让我们对自己的支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钱去哪了,并对它们作分析,避免它成为一笔糊涂账。
很多朋友说我也在记账呀,可是记了好几个月,对我的存钱也没有任何改善呢。那是因为你没有用上记账的第2个功能:整理、分析、调整。我们记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流水账清单,而是为了整理清单,并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于下一步改进。
当我们拿到自己的账单之后,可以将支出项目按照“必要支出”和“弹性支出”这两个类别做一下整理。
什么是必要支出?就是我们维持生活的必需开支,比如:房贷、车贷、房租、生活费、交通费、通讯费等。什么是弹性支出?就是我们在满足生活必需开支后,灵活性很大、可用可不用的的开支,比如:朋友聚餐、K歌、看电影、买新包。
当我们整理分类后,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的开支中必要支出和弹性支出分别占比多少?弹性支出有多少优化空间?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自己的开支、存下第一笔本金,合理控制弹性支出是最好的办法。
整理分析了我们的支出情况后,我们就对自己的资金情况非常的清楚了,也能够找到其中的问题,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我们存钱的目标。
推荐使用记账软件,现在的记账软件都非常方便,可以实时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我们管理自己的支出情况。并且有的记账软件还具备资产管理功能,可以管理我们的投资情况。常用的记账软件包括:随手记、挖财、网易有钱、贝多多、财鱼管家。
二、总是存不下来钱
接下来说第2个问题,总是存不下来钱。
总是存不下来钱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难以控制欲望和缺少存钱规划。
因为难以控制欲望,所以总有很多想买的东西,总是花得太多,总是入不敷出,哪里还存得下来钱呢?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原因是:消费观错位、不会管理欲望和缺少选择,详细的介绍,欢迎阅读之前的这篇文章:《月光族的“脱光之路”怎么走?》
当我们调整好自己的消费观、学会管理欲望、认识到理财的价值之后,可以通过记账来分析管理自己的弹性支出。经过这几步,能够帮助我们理性消费,有效控制欲望。
在控制好欲望之后,我们还需要解决第2个问题:缺少存钱规划。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种经验:
在学生时代,如果今天有一场可去可不去的选修课,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不会去;但如果今天是一堂必须要去、需要修学分的课程,那我们多半都会去。
在逛街的时候,假如今天带500元钱,如果我们没有购买目标,则有可能会把钱花在一些临时看中的东西或零食上;如果我们计划了要买一件衣服,则会按照这个预算去挑选自己需要的衣服。
其实这就是规划的价值,有了规划我们就会尽力去实现,有了规划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去完成规划内的事情。很多时候为什么我们存不下来钱,是因为我们没有存钱的规划。所以这些手边方便的钱,就会不自主地被花掉、或者被分散了。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存下钱来,就可以利用规划的力量,只需要一个小公式。
我们知道,收入支出和储蓄其实是可以组成一个方程式的:
收入=支出+储蓄
短期内,收入一般是固定的,所以支出和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钱花得多了,剩下的钱就少了。所以,很多存不下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拿到工资之后,先进行支出,如果有剩下的就储蓄;如果没有剩下的,就不储蓄。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存钱就只是一个随机的事件,谈不上一个规划。花钱没有计划性,支出不确定,所以储蓄也就不固定。自然就存不下钱了。
如果我们调整一下存钱公式,把它调整为:
支出=收入-储蓄
这个公式中,收入是相对固定的,我们再确定一个固定的储蓄金额,那么支出也就明确了。通过这样有规划的储蓄,我们就能够持续的、明确的存下钱。
比如说:你的月薪是6000,你强制自己储蓄20%。也就是每个月拿到工资后先存下1200元,剩下的4800元再用于开支。这样我们就可以有一个稳定固定的储蓄计划。
这个20%就是储蓄率,一个健康的储蓄率应该在25%以上。当然,如果我们的资金较少或前期没有养成储蓄习惯,也可以先将储蓄率低一点,然后再慢慢的往上调整。
通过这两招,帮助我们有效管理支出、养成储蓄习惯,存下自己的第1笔本金,迈进理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