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的悲與智
與法師在去年底有一面之緣,那時幾乎沒交流。當天的法师只是靜靜的泡茶,然後雙手递給其他的法師與我。只記得他很謙遜的泡茶,默默的聽著我這個千里之外的訪客与寺主家里長家里短之類的話語。法师雖不言語,但在戒律道場熏習過四年的他有著濃郁的僧相,令人過目不忘。當日的法師也是去北國做客,很不湊巧,我也去那做客,只是我呆了几小時,他小住了一段時間。
回家后的我与法師联系過一次,問他是否回去山上,之後便沒了蹤影。直到前兩天我因外在的一個社會新聞而意興阑珊的在朋友圈發了段文字,大意是一切皆幻化,一切皆聚合。那晩不知天囯吹了什麼風,從不在我朋友圈留言的法師那天留了句云何幻化?云何聚合?正在悲憤中的我趕緊抓住這救命稻草向法師嘮叨了一番前因后果。
那晚的法師在電话另一端的他還是如同初次見面時靜靜的聽著,直到我不再說話時,他開口說了個故事:有一只小猴子肚皮被树枝划伤了 ,流了很多血,它见到一个猴子朋友就扒开伤口说, 你看我的伤口好痛。每个看见它伤口的猴子都安慰它 ,同情它, 告诉它不同的治疗方法。它就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 继续听取意见,后来它感染死掉了。
法師說你知道它為什麼死掉吗?它怎麼才能好呢?我不作聲,過了一小會跟法師狡辯稱情緒及感受沒被徹底的流動過与療癒過。
法師說你要咋流動呢?你回得到過去嗎?就算回到過去你能改變結果吗?已經發生的果我們改變不了,只能去接受。我说我無法接受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這樣的事件。法師說可他就是這樣的人,這事已發生,不是嗎?我們改變不了之前的果,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的果,從現在的因出發。現在承受的果是因為過去的因,所以從因地出發。一切皆生滅法,你緊抓不放什麼?你抓得到吗?放下吧!
法師說《中阿含经》中說:
慎勿念過去,亦勿願未來。
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我說法師哪能說放下就放下,我想哭爹骂娘。法師說不提起便是放下!八正道咋說?
——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哭爹罵娘是正語正业嗎?
你要了知四聖諦:
此是苦應知,此是集當斷,
此是滅應証,此是道當修。
我說可是我憤怒,恨。法師說如實觀察它,它能停留多久?如實觀照身心久了,你便会發現這是一種苦,你掌控不了。三法印怎麼說?無常,苦,無我!三法印也正是“苦聖諦”的共相 :無常、苦、無我。
在《增一阿含經》很多處經文説:无常者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
《達摩四行论》中說‘‘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佛說了有求皆苦,你還求什麼呢?不是去求安慰,而是去求懺悔。要知三世因果!勤修八正道,斷苦因!
我说法師,我是個人,有七情六欲,求溫暖求擁抱,希望得到愛或愛別人這有錯麼?
法師說若你不识他你還有愛吗?我說沒有。法師說所以這是不离自我為中心的欲愛,是貪心。當你常常觀照時,會發現這是一種苦,才能從內心放下執取,貪心。
法師说佛說過一切苦的根本,皆以欲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為因,以欲為緣。若沒有愛念,便沒有憂悲苦惱,放下貪愛才可不集聚。
我說可是我只想沉浸在過往美好的感受里,向往永恆,我只想要愛不想受苦。
法師說愛恨一體兩面,內心的欲望也是無常的,也是剎那生滅的,只是你沒有如實了知。禪宗祖師说誰縛汝?
我說內在的欲求,心中沒有燈,沒有光。
法師說什麼是心中的光?什麼是心中的燈?
我说智慧。
法師說什麼是智慧?体現在哪?
我说如實了知生命的實相?
法師說實相是什麼?
我答不上,法師說:四圣諦!之後發了段偈語給我:
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
得厌離于苦,此乃清浄道。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
得厭離于苦,此乃清淨道。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
得厭離于苦,此乃清浄道。
后記:法師年輕,內在卻有很大的空間。經文也是信口拈來,并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在生活中。
看過此文的你若覺得有啓發,歡迎贊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