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2022-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终钓叟

李瑞波:成就高效能销售系列之五:知彼解己

原创 李瑞波 2021-12-29 07:00

珍谋钧略 | 营销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专家

专注农牧行业 | 助力企业营销价值再造

我见过太多失败的销售,把自己的产品夸得天花乱坠,却不肯听听顾客的声音。

知彼解己——首先寻求机会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必须强调,了解别人与表达自我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有时我们有这样一种喜欢匆匆忙忙下建议来解决问题的倾向。

那么如何做知彼解己呢?

一、先体检,再开药

就像大夫看病,不是看抽屉里有什么药,而是要“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并没有了解清晰的状况,为了回应而回应,随便地提出解决方案……看似我们在与对方认真谈话,但这并不属于有效沟通,有效沟通始于准确的聆听。

二、避免落入“自传式回应”的陷阱

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原来在与他人交谈时,我们都成为了自以为是的人。

自以为是的四种“自传式回应”倾向:

价值判断,表示肯定或否定,令人不能畅所欲言,对他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据自己的立场,探究别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保护自身隐私的本能,追根究底有可能关上沟通的大门。比如,你总想第一次见面就在经销商那里了解到精确的竞争品牌信息,这是十分荒唐的做法。

好为人师,即以个人生活经验指导他人。没有人愿意和“假”老师谈生意,如果对方真的把你当作老师,则是另外一回事。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判断别人。虽然“推己及人”是成立的,但更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移情式聆听

移情聆听的目的在于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的思维模式和感受。移情聆听要的不止是聆听语言,还要听到对方的语调和声音,观察他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体会他的感受和情绪,本质是心与心的交流。

只要我们将自己代入接收方的角色想一想,就会发现此言不虚。移情式聆听就是需要身为倾听者的我们,代入倾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地了解对方此番谈话的真正目的,并掌握准确清晰的事实,再通过对对方情感的客观反馈,来实现有效的沟通。记住,说出对方的感受,而不要判断。“你说的对”是判断,“行业不景气,能理解您的难处”是表达感受。

移情聆听的四个阶段:

复述语句,表示接收和保持专心。“您的库存状况与刚刚介绍的情形有出入吗?”

加入解释,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我这样理解您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对吗?”

渗入感觉,体会对方的感受。“您在上一笔生意中受到的伤害,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损失,更重要的是辜负顾客信任,这是您不能容忍的,对吗?”

诠释对方的想法和感受,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不仅确认了解,还可以帮助对方了解自己,鼓励对方继续表达。“您觉得上游厂家对产品的瑕疵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失误,导致您货款无法全额收回,甚至客户流失,让您在选择新的产品时更加谨小慎微,我完全理解,您觉得需要了解关于本公司的哪些信息,对您的决策或许有帮助呢?”

在对方有情绪时尤其要注意移情聆听,让他感到自己的感受被接纳和被理解,他才会回到理性层面继续沟通。知彼在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充分了解对方也非常了解自己的,每次战斗都不会失败;不了解对方而只了解自己的,就只能胜负各占一半了;那些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的,肯定每次打仗都会失败。

在销售方面知彼,就是了解顾客的需求,明晰顾客的通点这才能够使自己介绍产品不是“隔靴搔痒”,而是“有的放矢”;在销售方面解己就是了解自己的优势,也清楚自己的不足。如果自身优势可以与顾客痛点匹配起来,就有成交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