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速读”适合夏天,秋冬季要换这种“翻书姿势”
亲身试过才知道,任何“翻书姿势”都是一项充分调动五感的认知活动,包括那个“量子速读”。
——小7妈
”01
亲身尝试“量子波动速读”
没有亲身尝试就喷“量子波动速读”,是不够客观的。试过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项充分调动五感的认知活动。
上周末,我用这种方法读了十五分钟的《心理统计》——一本我买来已久,却一直没翻开过的书。
先说视觉。
白天,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我闭着眼快速翻动书页时,仍旧能透过眼皮“看”到滑过的书页划成一道道横着的白光。
这是知识运动的轨迹,量子波动的光!
再说说触觉。
用右手大拇指不到2平方厘米的指腹捋过这365页纸,只需不过1秒钟的时间。结束,开始,再结束再开始,无数次的循环......每一页纸张变得柔软,连成一片,如同触摸天鹅绒缎上每一根立起的绒毛。
不得不说,亲手触摸知识的感觉真是低调的奢华,奢华的低调。
嗅觉更是奇妙。
不速读不知道,心理学统计知识竟然有这种奇特的气味!一种夹杂着劣质油墨、陈旧纸张和烧焦塑料的药品味道。这明显和我正在阅读的诺贝尔奖小说《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气味不同。
仅靠气味就能辨识书本的门类,只有量子波动速读才能做到。
听觉才是得胜的法宝!
翻开书页时的声响是敞亮的、清脆的,有如林间的潺潺小溪水。合上书页时那轻轻的一“啪”,正起到了打节奏用的“响板”的作用。在这连绵不绝的“哗~~啪,哗~~啪”中,我的身、心、灵逐渐缥缈并集中起来。
最好的“冥想乐”效果莫过于此了。
最后,来一口味觉收工。
油墨气味的持续刺激,还是引起了我感官上的稍许不快,让我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唇齿间留有的、强烈的薄荷味牙膏上。
这应该是书中的油墨量子向我发出的“结束阅读”的信号了,好在我敏感地捕捉到了它。在意犹未尽中,我伸出舌尖轻轻碰了碰封面,又舔了舔书的侧页。
封面略苦,内页略甜——果然是知识特有的“回甘”味道!
02
翻书姿势也要随季节变换
由此可见,量子波动速读可以充分调动视、触、嗅、听、味的五感体验,让我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精神的层面。
至于那本《心理统计》到底讲的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我们读过的所有书籍,到最后留下来的不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感觉”而已吗?
然而,量子波动速读再好,也只适合夏天。
即使是在夏天不用担心感冒,但在开着空调的紧闭空间里,油墨的气味大量发出来却散不去,也是个需要引起教育界同仁关注的大问题。
毕竟他们是祖国花朵,是未来的希望!
好在现在已是深秋,马上都要入冬了,量子波动速读可以暂停一下。“翻书姿势”也要随季节变换——这才合天道。
03
适合秋冬季的翻书姿势
秋冬季,专家们建议小朋友采取这一种保暖又高效的“翻书姿势”——
把爸爸或妈妈拉过来,能两个一起拉过来就更好——一左一右,保暖效果更佳。
天黑的早,记得开一盏黄色的灯。虽然很多防近视灯都是白色的,但专家说黄色更温馨,尤其适合秋冬季。
他们也给这种适合秋冬季的保暖式翻书姿势,取了个文雅的名字,叫“亲子阅读”(Joint book reading)。
对了!专家还说,"亲子阅读"被认为是“未来成功阅读的唯一重要打开方式”。
即使被拉着去给各类儿童阅读app站台,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摸着良心说一句——
不要天真地以为扔给小朋友一本书和一个眼罩,或一个ipad,孩子也能学得同样多。
孩子在通过ipad电视学习知识时,主要在“被动接受”看见和听见的信息。即使有些软件的学习过程设计得越来越具有互动性,但还没智能到完全贴合孩子每一个小心思、小意念的程度。
和大人一起进行“亲子阅读”,那就不一样了——
小孩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方,他们会通过和大人的互动进行“主动学习”。
“更上一层......”我话音未......
“妈妈!叔叔带狗狗爬楼。”
“哦......王之涣叔叔好像是养了条狗”,我被迫承认。
几日后。
“还记得妈妈教你的《登鹳雀楼》吗?”
“嗯,狗狗更上一层楼!”
从此,叔叔喜欢狗,所以带他的狗爬楼——便定格为小7对这首诗永恒的解读。
——《论选书选好插图的必要性》
04
“亲子阅读”你需要知道的
从出生就开始
和“量子波动速读”不同的是,亲子阅读不受年龄和季节的限制。
2014年,美国儿科学会发表了一项政策声明,建议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进行亲子阅读,至少一直持续到幼儿园结束。
根据发展心理学,婴幼儿发展的可塑性最强,所以他们对环境和家庭的影响最为敏感。如果大人在这时对小朋友进行适当的认知刺激,可以有效地刺激他们的认知发展。
这有什么难?何止是读书,我们恨不得从一出生起就能教会九九乘法表!
读的不光是书
和“量子波动速度”相似的是,“亲子阅读”读的已经不光是书本上写的那点东西了——
1
在亲子阅读互动时,小朋友可以接触到很大一部分日常生活用语;
2
使小朋友意识到字符与声音的关系;
3
通过激励孩子进行口头表达,有助于培养孩子将来成为学霸的所需技能;
4
激发小朋友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接触书面语言和更广泛的词汇、句法和句式;
5
为家长提供了一个通过对话来传递他们自己的专业知识、辅导和巩固孩子学习的机会;
6
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可量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在家里进行亲子阅读的小孩在听到其他故事时,大脑负责叙事理解力和视觉表象的部分活动更强;
7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温暖和敏感的互动,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要质,还是要量?
然而,“技术含量高”是亲子阅读的硬伤。不像“量子波动速读”,抄起书翻起来就行。
对于“一没时间,二不太会讲,三想出奇效”的爸妈来讲,花钱送速读班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我还能提供一个比“交智商税”更两全其美的主意。那就是——
无论大人用什么方法和小朋友进行亲子阅读,只要经常进行,就能提高小朋友日后的阅读水平!
具体来讲,只要每个月和孩子平均多读一天书,不管你读得好还是差,孩子的阅读分数(理解词汇和阅读理解)就会提高8%左右。
这可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研究发现!
把送孩子上速读班花在路上的时间,用来和孩子一起读两页书,横着读竖着读随你便。不仅把“税”省了,效果也有了!
被遗忘的老二......
因为现在二胎家庭快成了标配,我也不得不再好心提醒一句:“老二”有个硬伤,那就是“老大”。
平均来讲,父母给老大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比老二多。而且,两个小孩之间的年龄差别越大,和老二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就越少。
具体一看,两胎之间年龄每多相差一年,老二的亲子阅读时间平均减少0.55天/月。
在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后,这可能是导致老大的阅读水平一般比老二强的原因了。
05
哪怕多读一天
“量子波动速读”这股凉风,就让它随着夏季的离去翻篇吧!
其实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成绩真的没有多难,这甚至不要求你有多会“读”书。
泡上一杯热可可,搭上一条薄毛毯,点亮一盏小灯。秋冬季的温馨,就从“哪怕多读一天”的亲子阅读开始吧!
哦,差点忘了,白灯也行。“黄色更温馨,尤其适合秋冬季”是我胡说的。
参考论文:The Effect of Mother–Child Reading Time on Children's Reading Skills: Evidence From Natural Within‐Family Variation. Child Development, 28/8/2018 (10.1111/cdev.13137)本研究的样本数据主要采集在1986~1996之间,有4239个样本参与数据分析。是个横跨年代、具有全国代表性、且有较完整的家庭信息的大样本研究。虽然当时还主要是妈妈给孩子阅读,且以纸质书本为主,但其研究结论对当今家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猜你还想读
中国小学奥数题竟然难倒了牛津数学博士后?
这个和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国家,在教育上究竟有什么看点
光这两项“未来已来”的视频技术,就足以让晒娃变成噩梦
一岁半小妞认行李丨一项被学术界低估的早期认知能力终于成功逆袭
去博物馆科学启蒙,这四大对话模式被评为“鸡娃效果”最佳
学英文要从“自然拼读”抓起?
看来你知道的并不是全部
小7妈:
牛津大学【幼儿发展与教育学】硕士,“生活感知教育”发起人。从10年前回国办学到现在成为全职太太兼职作家。目前定居瑞典,旅居日本,育有混血小美女一枚。
小7爸:
瑞典籍数学家。从小热爱物理,到大二却发现数学才是真爱。在牛津大学做博士后时与小7妈相识。现任日本知名大学教授,擅长代数和统计思维,还跳得了华尔兹,通晓中国现代史,烧得了红烧肉,写得了好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