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思考,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正确打开方式——《把时间当作朋
学习和思考这两个词,我们小时候在田字格里应该没少划拉,而如今能再把它们从心里写一遍的人确实少之又少,包括曾经把票圈秒刷新的我自己。
学习和思考也分别是这本书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大标题,虽然章节独立,但实际应用中却有很多相关性,这两个词无论是字面本义,还是书中阐述的误区和纠正的方法,其实都是密不可分的。只学习不思考,不如睡觉;只思考不学习,白日做梦。
第一章里面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痴迷学习和很多人拒绝学习的理由竟然是一模一样: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这个理由足可以让接受学习的人因为习得某一个技能而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哪怕是最简单的;也非常可以让拒绝学习的人没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更不用说有多好多大的收获,以及陷入因为无从了解学习的好处而没有学习的动力的干瘪循环。
所以书中有一段话把学习的意义进行了这样的描写,抄过来:“如果说,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清,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使人们算得更快……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使人们拥有更多能力,并且往往主要取决于你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这只不过是成本而已,尚未考虑收益。事实上,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看到这里,我想学习有没有用这一点应该换成想不想让自己进化啦。
好,写到这里或者读到这里的我和我们呢就都是接受学习的好宝宝啦,那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呢?有哪些关键点和方法呢?先引用一小段原文来回答从哪儿开始和关键所在。
先简述一个书中提到的小例子:学过概率统计的人一般都会去买彩票,而彩票确实全世界最畅销的产品(没有之一),可见有多少人这一生没有机会习概率统计方面的知识。这就要引出“学习”的关键点啦:“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就算我们可能会对学过的东西有所遗忘,但当时习得它所带给我们的影响却一直不会消逝的。
而“学习”的起点,从我的角度来看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就比如我自己的学习欲望的触发也真的是每天坚持半小时之后才有的,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还总是希望找寻不断习得的快乐。用书中的原文就是:“‘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对于学习的方法,从远古时期茹毛饮血到彻底了解熟食对肠胃消化及身体健康的好处,我们跨越了一个个“体验——试错——观察”的过程,而只靠这三点还不能把有庞大脑额叶的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因为我们可以观察我们自己的宠物狗或猫,它们的学习也是有这三个过程的,想想它们犯错误后偷偷瞄着你的小眼神儿就明白了,原来它们也是在学习和思考的。
阅读,是人类独有的对体验、试错、观察进行补充的手段。此时,文字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我们能为学习有所输入,并且可以通过写作来思考和整理,进行学习后的输出。
思考这个词终于在这里被搬上来啦,学习是离不开思考的。我们必须去运用这个词去了解我们的已知相对于未知还有着几万光年的距离,去清楚地认识个体和群体的经验都是有局限的,并且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难不是对于发现未知的接受,而是不能接受与已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关于经验,书中有这样一个好玩的举例:五只猴子中的某一只碰香蕉会被全体泼冰水,后来被替换进来的猴子只要去碰香蕉就会被另外四只毒打,到最后,最初的五只全部被替换后,它们都知道不能去碰那串香蕉,否则就会招来胖揍,瞧,这就是一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某些很难让我们理解的传统和风俗的本来面貌。
个体经验和群体经验有限的例子则是用“强光喷嚏反射”、同性恋人口从古到今的情况以及达尔文演化论的发展来行阐述,记住并理解上面的例子,牢记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经验局限和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并把这句话作为经验,用来类比未知,之后在不断地通过学习和思考去账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关于思考,书中还在第五章帮助我们认识很多思考的误区和正确思考的方式,比如我们对事情习惯性的进行单调的因果分析,成功的个体案例应用起来的局限性,要辨析出来一些结论到底是事实还是一些人基于事实的感悟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张冠李戴”那一节中牧师和儿子的故事,和最后一节“辅助工具”中那些可以让我们思考和行事有更好提升的句型。
先说故事:牧师在准备第二天的布道稿时,儿子总在旁边捣乱,他灵机一动把一面印有世界地图的旧杂志撕碎,并告诉儿子拼好后会给他2毛5,可他没想到的是,儿子不到10分钟就拼好了,他问儿子是如何办到的,孩子回答说:“地图的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试着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欣慰的给儿子奖励并且感谢儿子帮自己准备好了明天的布道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会跟着意味深长的说:“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应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快乐的;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你的生活就会是忧伤的。”
what?故事没错,感悟也没错,但把他们放到一起,逻辑上就不太和谐了吧,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更为符合逻辑的道理应该是: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能有上面意识上的反驳其实就是思考的魅力所在。
最后把思考中需要回避和经常使用的句型罗列一下,思维训练从这里开始吧!
需要回避的句型:
“……本来(原本)就是嘛!”
“我认为……”(这句话不绝对,要分情况,如果作为记者尤其不能经常这样说)
“……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试图批判一个错误立场的时候不要这样抵抗)
需要经常使用的句型:
●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不一定……
●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 ……看起来像……可是……
●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