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的身份定位是什么?
NLP的工具“理解层次”将一个人的格局分为6个层次:
1,环境,2,行为,3,能力
4,信念价值感规条,5,身份,6灵性。
下面一一简单介绍。
1,在环境层思考就会怨天尤人。
2,在行为层思考的人就会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努力的,改善的。
3,在能力层思考的人,会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上三层是我们常能想到的,处在“意识”层面。
接下来的三层进入“潜意识”层面,不易察觉,一旦察觉,人生状态就会迅速改变。
4,在信念价值观规条这一层思考的人会做事有选择,其实每个人“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信念价值观规条的控制。
信念就是你相信什么是对的,价值观是遇事的选择取舍,你认为哪个更重要,规条就是你认为做人做事的原则。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都略有不同,如不深入潜意识去跟身体对话,则很难发现它们。
如果不能发现,就只能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所以,很多人常说,命运使然。其实就是没有看到潜意识里的信念如何影响着自己。
这一层是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种下的,好的信念价值观会令我们的人生更易成功幸福。有些限制性信念就像电脑里的病毒,阻碍我们的发展。
当然它是可变的,学习,觉察,自省是一种方式。
再往上走一层也是一种方式。
5,在身份这一层思考的人,有一个身份的定位,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有一个细致的描绘,能够为了实现这个身份定位而“主动”努力。
6,在灵性一层思考的人,他们想的是“我要为别人为社会创造什么价值”,是“利他”。凡伟人都是在这一层思考的人。比如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
灵性一层并不是只有伟人才可以做的,是因为普通人有了“为别人创造价值”这个思考方式,才慢慢的变成伟人。
当然,或许我们无法成为像周总理那样的伟人,但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思考“我可以为身边人,为团队创造什么价值”,这样一来,主动性就会产生,我们就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结:每一层的思考方式,都包含下面几层,但是无法包含上面几层。
当在身份,灵性层次思考时,我们会为了成为想成为的那种人而思考眼下我该怎么做,如何取舍,我还欠缺什么能力,我该如何行动,环境因素里差什么去补什么。
所以我很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时间看得见》作者王潇,她给我们一种思路,先思考墓志铭,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倒推拆解十年计划,五年计划,一年计划,再倒推到每一个月,每一周,每一天。
在此顺便给大家推荐这两本书。
我也想发起一个倡议,想想我的墓志铭会是什么呢?我对我未来的身份定位或者期待又是什么呢?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身份期待或者定位以后,他会不由自主的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并最终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身份”这一格局对人生的意义。
大部分人是没有清晰定位的,所以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活成社会的低层。
我想我的墓志铭可能会是:这里躺着一个勇敢的人。
我的身份定位是:倡导读书与自我成长,育儿育己,为下一代的生存人文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的呢?
如果现在还没有,是时候问问自己了,观察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有哪件事情是即使没有现金收入你也愿意去付出极大的热情做的,你所认识的人里,谁是你的榜样……期待讨论。
小提示:
以前没想过这些问题的人,即使现在想,也想不出,没方向感。这是正常的。但是没关系,先问问自己。以后在这些方面留意观察,慢慢就会知道的。
其实这个定位不是我们凭空想像出来的,是本来就存在于你的潜意识里,但是你不知道的。你随便想一个,如果不符合你潜意识的那一个,你也不会产生恒久的自动的动力。如果能够找到潜意识里的那一个,那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找的过程,需要我们大胆,勇敢去尝试,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对,就是它”或者“好像不是这个”这种感觉。
找到以后,你会不觉得苦,不觉得“坚持”,甘之如怡。
附自我观察清单(简要):
1,我现在的职业状态是:
2,我期待的职业状态是:
3,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是:
4,我期待的生活状态是:
5,我的兴趣是:
6,我的榜样是:
7,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8,人生老年时,我的状态是?
9,百年后我的墓志铭是:
10,为了成为我想成为的人,现在,我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1)能力提升方面
(2)身材形象保持方面
(3)理财方面
(4)其他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8266432/8ac68a05aec774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