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在讲《诗经》《尚书》,还有执行礼事都用普通话。说明孔子对这三件事情非常重视。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示,一个人能够当着其他人的面坦然的讲自己的方言,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说不出来。孔子对子路说:“ 你为什么不这么给他跟他讲,他这个人忙起来,工作起来非常努力,连饭都可以不吃。他在这个状态中享受快乐,把很多烦恼事都抛在脑后,每天高高兴兴地带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周游列国。虽然年龄很大,但是他像不知道一样,还觉得自己活在年轻的状态中。”
一个人经常性的回归到本质性自我,去看自己的特点的时候,会很轻松愉快,内心会很有力量。回到自我价值观,人生就有力量。更多的看到自己内在的生命特征,而不是外在的身份的时候,压力状态就会改变,人就会变得轻松愉快,自信,做事有章法。孔子对心流的状态了然于心,一个人只有又努力又快乐,才能达到心流的状态。只快乐不努力,不会产生心流。只有努力与快乐加在一起才能叫做心流。
孔子所言,发愤忘食就是努力,乐以忘忧就是快乐,不知老之将至,就是已经进入了心流的状态。所以孔子像子路展现的实际上是一个活得很愉快的人。孔子更看重的是本质性的自我,而不是身份性自我。
7.20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认为自己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他只是个喜欢学习而且勤奋追求知识的人。有些人把别人的长处归于天赋,从而给自己的不行动找理由和借口,这样就认知失调了。
娄亮对王阳明说:“ 圣人必可学而至 ”,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人们通过学习也是能够达到他那个程度的,只要努力学习,其他人也能成为圣贤。这让王阳明豁然开朗。孔子喜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对于学习知识要非常敏锐、勤奋、讲求主动,能动地学习。
孔子把人做了分类:最上的人叫圣人,生而知之;其次,学而知之;再次,困而知之,就是有疑难了才去学习;最次者,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被问题困住了,还不学,每天生活的很痛苦,在痛苦里挣扎。
我们能够更多的相信“ 敏以求之”,相信“ 好古”,努力的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非要说厉害的人都是天才,其他人没法达到他们的程度。不要再用认知失调,来给自己不努力找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