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路上,也需要“警察”护航
这是应试作文,所以不能叫《驯猫记》
妈妈的话:转变前,觉得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转变后,尊重孩子的天性,在符合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该遵守的规则还是得遵守。
辛苦了一天,你希望下班回家后可以做点自己的事。但家里的孩子早上就甜甜地央求你“妈妈晚上要早点回来哟” ,正迫不及待地等着和你一起出去玩,玩到别人都回家了还对滑梯依依不舍。好不容易回到家里,继续玩玩具、编故事,外加自带表演特效,毫不理会你对他早点刷牙早点洗澡的哀求。等这位爷洗好澡上床了,你以为他会下一秒就跌进沉沉的梦乡吗?不,绘本故事要讲完一本又一本,语音故事要听一个又一个。等他觉得困了,已经快半夜了。
我就是这个妈妈。心知“玩不完的游戏”正是他的梦想,可除了耽误他自己的睡觉时间和成人的计划,还有早上上学迟到、外出时耽误车、在外聚会时影响大家的行程等。孩子的爸爸说:这是磨蹭,是慢吞吞,要恐吓加利诱。我既不愿意恐吓,也不愿意利诱,而是在“让他过一个自在的童年”和“不行,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之间摇摆不定。不是要尊重孩子吗?那就要尊重他的意愿,他不愿意做的事就不做,这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必需的耐心吧?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别人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郝景芳的“晴妈说”,有一篇“不好好小朋友成长记”,记载了她女儿晴晴种种“不好好”:边吃边玩、不肯洗澡、晚上11点还在床上蹦跶、喊起床时不想起来……晴妈的反应是什么呢?关于洗澡是这么描述的:
当天使娃说什么也不肯洗澡,天使妈使出全身力气把天使娃拖进洗澡间,天使娃发出了杀猪一般的嚎叫,天使妈像没听见一样气定神闲,也像杀猪一样心狠手辣,在天使娃的震天哭声中,把天使娃丢进淋浴间,快速抹上泡沫,给天使娃从头到脚冲干净,拿浴巾像裹猪肉一样裹到卧室里。天使娃一边大哭,一边说“我明天不洗澡、后天不洗澡、以后都不洗澡”,天使妈像上帝一样慈爱地说“随你便,反正今天洗完了”。
我恍然,原来尊重归尊重,不管是靠技巧还是靠“暴力”,该避免的拖沓还是要避免的,不然大人小孩不都被拖垮了吗?
对这个问题,孩子的老师说:
我们上学期就建立了阅读的规则,让他们知道阅读后把书归类放好。我们这学期希望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作为重点,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划重点: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听说家里这个小霸王在学校居然乖乖地遵守各种活动的秩序,家里的拖延症在学校一点儿没有。本学期我也参加过几次学校的活动:清明节的包青团、植物园春游、六一的榨果汁等,孩子们都是井然有序地按组活动,根据老师的分工做好自己的事情,该洗水果就洗水果,该安静等待就安静等待,该统一上车就统一上车,兴高采烈而不破坏规则。
所以,我要纠正自己的第一点是:顺应的是儿童身心成长规律而不是他的个人意志,尊重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每一件事都听他的。无论是皮亚杰还是高普尼克,无论是郝景芳还是Dr.魏,注重儿童身心成长规律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们在教养中遵循这些规律,不一味蛮干。粗暴一点说,我们也可以认为恐吓加利诱同样是利用了人类这个群体的某些心理发展规律,只是未免不符合“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养理想。
我要纠正自己的第二点是:从一件事一件事的处理,转变为同类事件制定明确的规则。心平气和时多讨论规则,多用故事,自然好过事到临头时面对孩子尖锐的哭叫。
Dr.魏在新书《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中专门提到规则的学习:
孩子对于规则的认知有个过程。认识规则后,他们需要使用规则、反复练习,最终内化规则,形成规则意识,这是一个漫长的古城。这些生活中的行为规则需要你在几年内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孩子。……孩子学习规则的早期,你要给他一个清晰的规则界定。
规则制定中要有合适的惩罚。惩罚不是告诉他你不爱他、不要他了,也不是“不许你喝酸奶”这样的权利剥夺,就事论事,例如:由于他的表现影响了其他人,所以这个活动他不能参加了。在这一点上,感觉老师就做得特别好。比如外出乘车春游前,先集体学习规则,说得好的小朋友马上得到表扬。一个个都兴头十足,规则从自己口里出来,也就和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不一样了,不仅自己积极遵守,还会用它约束他人。不遵守规则在集体中是异类,这样的无痕迹“惩罚”让孩子们不会逆反地想去挑战规则。
这里还暗含了一点:提高孩子的参与度,避免“过度养育”。这正是我需要纠正自己的第三点。以这个眼光看本文开头的案例,孩子以为是要我要他洗漱、我要他早点睡,觉得我都影响他玩了。那即使有规则,那也是我的规则,不是他自己的规则,当然要挑战。提高他的主动性上,也有正面例子。因为刷牙后可以得到拼图,n张拼图会组成一幅完整的画,所以他对于刷牙还是很积极的,因为那是“他”得到的拼图,不是为我而拼的。这是个别事件,整体理念还是缺乏。
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爱的路上,也需要好习惯这个“警察”护航。愿合适的陪伴能保持住孩子初始的好奇心和旺盛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