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阅深读】读书笔记专题

是什么蒙蔽了爱?-读《非暴力沟通》

2022-0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燕子的燕

应酬喝酒晚归的丈夫对着妻子说:知道我会喝酒,这么晚了,你一个电话都没有,你都不关心我了。妻子很委屈:上次你在外喝酒我不放心,打电话过去,你说我不懂事,打断你们谈正事。看来,你对我已只剩挑剔了。

A同学家长到学校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看到孩子的进步心里高兴,当看到同在一个班上的朋友的孩子进步更大时,刚露出的笑意僵在脸上,转向A:别人能......, 你为什么不能......? A同学别过脸去:你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

年过30的女儿还未婚,有高血压的妈妈不肯吃药,要挟女儿去相亲:“亲戚邻居都在问你的婚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人家”。女儿:你的面子比我的幸福重要。

......

生活当中种种的细节和片段,真的是我们互相之间不爱了吗?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是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了我们心中的爱。这些沟通方式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就片面地把它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武断地想别人有什么不对;对自己也是同样苛刻,要是达不到对自己的期待,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们就这样简单粗暴地用这种评判方式,把对自己及他人的爱蒙蔽,把自己及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忽视。

诗人鲁米写道:“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到你。”让我们学会用爱的语言直接表达我们的价值观,不至于让不当的评判语言将我们陷入是非之中。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它会蒙蔽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的作者诙谐地提醒我们: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记得读过齐帆齐老师的一篇文章 :人世间,有很多人爱计较、爱攀比,他们喜欢盯着身边人,和他们比来比去,似乎看不到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我们还经常固守着很多种“应当”、“不应该”的想法,这些都会让我们不再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而是简单地去追随权威、屈服强权来评定是非。有时,我们还对别人的要求暗含威胁,强者对弱者盛气凌人,招致怨恨和厌恶。

非暴力沟通》第二章小结:

异化的沟通方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