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中 我活过千万遍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的有滋有味。 ”
——周国平
自小我就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犹记得小时候躲在村头的茅厕看书,在黑暗墙壁的拐角看书,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走路的时候看书一头撞在电线杆子上。
我如此的渴望文字,并狼吞虎咽地咀嚼它们,对书中展现的世间万物充满好奇与敬畏,由世界之大看到自己的渺小,在思考过程中体会到由心的孤独却不寂寞,在成长路上努力把书中隐藏的变成自己展露的,以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书的过程中常会发现一个精彩的人物,他甚至不是主角,却会让人为之倾倒,如《白鹿原》中的朱先生,《一个女人的史诗》中欧阳萸的父亲,《第九个寡妇》中的孙怀青,《小王子》中的小狐狸。他们如此耀眼,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轻松发现他们,会想象他在书本之外的思想、态度、行为,去揣摩他,去模仿他,他或许并不存在于现实中,但你向往已久,其实那个人就是你一直想要成为的人。
《一个女人的史诗》中欧阳萸的父亲是个非常淡泊的人,一个知识渊博的读书人,收藏了很多书,读书人自然也是爱书之人,文革来了,他知道他的那些宝贝保不住了,儿子欧阳萸也有着同样的困境。
他对欧阳萸说,读过的书,是永远放在脑子里,掠不走。那位淡泊的父亲活的像个仙人,你去他家,只要强烈的表达了对某物件的喜爱,无论那个物件有多宝贝,那这东西就属于你的了。
他爱收藏那些美好的事物,但他却从来不被牵绊,比起那些高价买回来的一件宝贝,然后锁进柜子里计算着一些数字的人,他更懂得收藏的意义。
他还有很多事迹,处处透着豁达与智慧,神仙一样来人间走一走,看一看,不管发生什么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样的人,实在令人心生向往。我从来不敢奢望能像他一样,但会不自觉的靠近他,向他的放心去进取。
正如欧阳先生说,读过的书,永远是放在脑子里的。读过的文字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滋养我,没一点学识的碎片都会在恰当的时间展出他的光芒。
故事脉络忘记了,情节对白忘记了,像是在熬汤的时候化去的皮肉骨筋,最后沉淀下来的,都是易经伐髓的仙丹,片言只字也许都是日后的救命稻草。
初中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小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天呐,太可怕了,这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虏去当了奴隶,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脱离虎口时已经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人们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其身世。听他说罢,人们往往发出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呐,太可怕了,这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但落难的王子正色道:“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棍远去…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哪里看得懂这个,只当一个情节过于平淡的故事,读过便罢,从不曾想起,如今距离读过这篇文章二十多年,更是早以为自己忘了。
然而每当过得很糟糕的时候,文中那句话却总是模模糊糊的盘旋在心头:“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想着这句话,熬着熬着也就过来了,读书的意义在部分层面上,或许就是为了这样在某些时刻,会浮上心头的文字吧。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读书的人既能抬头仰望星辰,也能低头看见自己,感受都脚下无数细小且蓬勃的生命。在寻常状态中孤单却不寂寞,丰富但不自满,悲悯而不悲伤。
当然了,看再多的书,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但是看天还可以是:江静碧云天、江风木落天、远水倒垂天、风劲欲霸天、一江春水碧于天、小舟翻动水中天、卧看秋涛蹴远天、一行白鹭上青天、忆君迢迢隔青天、五千仞岳上摩天、……
看水也可以是:山远低于水、月来满地水、莲子清如水、思君如流水、曾将沧海难为水、遥忆美人湘江水、长恨人心不如水、千载秦淮呜咽水、古来万事随流水、万里秋风吹锦水……
世界有两个,一个是用线和尺丈量的世界,一个是用心和想象去感知的世界。与我而言,即便身困枯井底,世界也依然是广阔而美丽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以身外身,做梦中梦,在书中,我活在天涯海角,活在过去未来,活过千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