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化培训

仁脉2018场景学习

2018-03-22  本文已影响408人  培训行者

仁脉今天在广州开始了展演,按照惯例由任戈总神采奕奕地首发,他讲演的内容正是本次大会主题--培训和绩效的关系。有关培训与绩效的关系在市面上已经有不止一本书阐述过,作为现场的培训经理们也正是被这个话题所吸引来的现场,想听听仁脉今年将有什么新的一个套路能将培训与绩效连接起来,我们拭目以待。

第一个问题:培训效果可以量化评估吗

仁脉2018场景学习

任总的答案当然是可以啦,先来普及一下基础知识。

仁脉2018场景学习

任总解释道,在中国培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10年之前,是以讲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主,注重讲授效果,整个培训市场都是在卖老师,那只要哪个老师好卖,哪个课就风靡全国,典型的有余世维老师堪称那时代的代表作,甑英才老师的MTP 。

第二个阶段

2010年到2015年,逐渐转化到以学员为中心,注重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在这时候,我们讲到了要赋能,这时候出现了能力模型,还有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地图,培训形式也从单纯讲授到了混合式为主的培养,线上、线下学习,碎片化学习、行动学习,即使到现在很多企业仍然还停留在这一地步。

第三阶段

2015年之后,以业务和建构为核心的,注重支撑业务结果的培训开始了,这时候更多是从结果出发,从场景出发,要求全面简单,有效强调,简单,快速有效从以学员到业务场景为中心,注重投资到这种结果,从福利到竞争之本

'Lau_Sang 认为,这一段学习并没有像人们认为的这么厉害,应该是说现在这段时间培训的群体,随着每年每年的这样的一个发展,确实会越来越焦虑,表现在越来越考虑到如何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呢?是否应该将培训和业务结果直接挂钩呢?这个主题引起了如此多培训同仁的关注,应该是说恰恰就反映了培训界的焦虑非常严重。

解释:场景化学习

为了获得应用成果,而沉浸在应用场景中的学习。

以下图片展示了完整场景化学习体系。

仁脉2018场景学习

底层技术ADIA

这个图片比较花哨,Lau_Sang 用文字画一个流程图

理论基础是: 关注运动控制,具身认知,新科学

第一步: 场景网格、场景之旅,关注场景中的内容(留意,今年任总强调场景,是为后续SAM 课程开发留下伏笔)

第二步:重混式学习设计,意味着学习方法要多种多样,

第三步是技术应用:带出仁脉的主打产品:SAM课程开发技术

第四步是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 以终为始,用了一个更容易记的名词:学习价值链;

第五步是 VR/AR

温故而知新,刻意训练

定义:

仁脉2018场景学习

普及一万小时理论,突出用练的方法。关键:走出舒适区,学习窍门:一系列小任务。

仁脉2018场景学习

关键:行为成熟度与绩效有关

指标:提升四倍

插入广告

SAM课程开发技术

学习无效的原因:无法还原当时的学习场景,比喻,游泳要到水里去,核心:场景化学习,从结果开始的场景化学习。

第三代学习技术-学习价值链

本场的核心来了

思路:找到企业价值链,从这个链条找到培训链

带出今天的主打题目

场景化培训

背景:银行要对800名客户经理进行销售培训。

以某行为例子,领导要求培训要有效果

仁脉2018场景学习

我为任总佐证,这是真实场景

为啥没有效果,因为4点

1.93%人不感兴趣

2.爱宾斯遗忘曲线

3.以学习羽毛球为例子,缺少场景还原,说白点就是将知道变成动作(对于K12是真实的话题)

4.对于行动学习的挑战

仁脉2018场景学习

答案:

仁脉2018场景学习

简化为 挑战行

仁脉2018场景学习

跟希凡老师现在做的对公项目遇到的难题类似

仁脉2018场景学习

关键点:

1.将营销话术全部列出

2.强化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希凡老师认为这种套路适合理财培训,不适合对公培训)

讲完故事,任总开始复盘解读机理

现场训练外呼(在CALL CENTER)-这是有效的策略

(想听听网点训练的效果)

导师制是解决培训工作的法则

如何创造场景接近工作

如何设计合适的场景,期待下回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