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8DAY16计划写作三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4人
希瑞爱夏天
反问句?能不用就不用
因为在家里的时间只有清晨和晚上,因此听到爸妈的对话大部分都是在厨房的做饭时间产生的。
所以今天的场景依然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厨房。
老妈在准备晚餐,忙活到不知是哪个步骤,老爸走进厨房,看到了他认为老妈不合适的操作,开口就反问:“你这样不就...了?(没听清,要表达的是这样做是有问题的)...,你......(应该怎么做)不就好了嘛!”
没错,此时的我在洗手间听到老爸大嗓门的质疑声,我边洗手边翻白眼,心里只有一句话:“能不能好好说!”
老爸的意思很简单,他认为老妈做饭的某个步骤操作有欠妥的地方,他说话的目的其实是想给建议。但实际说出口的短短两句话里,充斥着强烈的语气,让人感受到的是赤裸裸的不满与否定。老妈在这种紧张氛围以及压迫性的语气下选择快速屈从,就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经过思考后采纳建议然后修正行为,因为她只感受到了指责,并没有从中听出建议,也就无从谈起思考了。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形,同样的氛围周而复始,次数一多,老爸不光质疑老妈的行为,还会上升到对思维的质疑—同样的问题我明明说过了,你为什么不听呢?为什么只有我说了你才做,我不说就还是老样子呢?
每个行为有它自己原本的模样。指责有指责的样子,建议有建议的样子,披着指责外衣的建议影响了说的人表达,更影响听的人接受。下次在说话之前,先想想这次开口是要责备对方还是想提出建议,如果是指责,那就是在发泄情绪,这就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好好修炼如何控制情绪;如果更多是为了提出建议,那么最好是温和的用陈述句说出你认为这件事情怎样做会更好,而不是反问句的质疑。想要对方理解自己,那就把话说成它本来该有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