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梦,旧忆成歌(四)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12人  万能的造梦者

第七章 平淡的色彩

从印度回来,基本已经到了收假的时间。换了一个校区之后,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去适应,不过还好并没有花去太多的时间,每天跨过一环去学校,走过体育馆,四教,通信楼,走过银杏大道,走过主楼,小小的校园,却也被花草装点得别有一番风味。

离开了曾带来丰富活动与美好回忆的清水河,离开了天晴时天色蓝得醉人的郫县,当生活渐渐趋于平淡,终于察觉这才是它最真实的色彩。培养方案里,大二是课程最多的一年,也是最辛苦的一年,但是也是为大三大四积累硬实力的一年,我很幸运自己选择的是自己所喜爱的专业,让我能够做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我认识了另一位风格独特对我影响很深的老师,廖勇老师。最初认识廖老师是在去年的创新项目立项,从那时起老师便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经过了大二的嵌入式导论课,我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选择的专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如果说晓瑜姐是我人生路线上的导师,那么廖老师则绝对是在专业方向上的导师。

另外,同样也有一位学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树立了榜样。熊春学长的讲座有些内容已经忘记,但是有句话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对于一些人来说,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的顶点,很多人在高考的时候是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然后就会是一条曲线下降,没有更多的亮点。也许很多时候确实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了不让这句话在自己身上上演。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筹划之后,开学伊始,我和几个伙伴决定一起成立工作室,刚刚成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甚至有段时间,还曾质疑自己所走的路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段时间也许是这一学期里最艰难的时刻了吧,困难、嘲笑、迷茫种种,也曾辗转难眠,但也正是这个时候,伙伴们都挺身而出,一起努力,虽然FireWork很小,但很温馨,谢谢你们。对我来说也许最难忘的不是这个学期过程中的日子,而是期末考试结束后的那段时间,不为考试,也不为成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着我们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创新工坊大会结束之后,又有机会在清水河观摩了一次互联网+的比赛,一天的时间里了解到了许多很棒的学长学姐和很棒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之后因为工作室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在电子科大读研的索马里留学生,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时间到了中秋节前夕,一直拖着没安排的老乡会终于定下来了,虽然跨了两个校区来回有些麻烦,但是大家都玩的很开心。

国庆带上行李匆匆赶回阔别了八个月的家,也是在车上看到了CCTV“最好的时光”采访电子科大师生,李校长那句“现在是最好的时光”让人印象深刻。回家之后去了以前一直想去但是没有成行的平原博物馆,才知道家乡的文化是这样博大精深。从家里回来,又赶着做了优班答辩的汇报,也算是大学以来第一次穿上了正装。

结束后,又和室友去了一次东郊记忆和文殊院,东郊记忆真是一个适合文艺青年来的地方,小茶馆、咖啡厅、民谣吉他、老式CD……配上各式各样的古董,雕塑,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而文殊院则是我所去过的最有“魔力”的地方,没想到在喧嚣的市区里,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清净无扰的地方,不管之前心情有多么乱,走进去之后瞬间就感觉静了下来,真的是一座心灵的歇脚处。

结束了短暂的出游,之后就是第二次参加的巡线比赛了,因为种种原因,虽然麻烦了清水河的学长们很多事情,但是还是止步于初赛,那天和炎东聊了很多,的确也打击不小。之后在平淡而忙碌的课业空隙,依然去了一次成都当地的动物园,参加了一次成都高校音乐节,最后还和室友去了一次成都广播电视塔。就这样,和略显平淡的大二上说了再见,同时也目睹了下学期课表的惨状,不得不说最艰苦的一役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