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哀||世界英雄,袁隆平。
在中国,有一个很伟大的“农民”。他花了半辈子的时间钻研,耕耘在农田和实验室里。他不仅是让中国人解决饥荒,他还让全世界人民都为此肃然起敬。他一个人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就连日本东京塔都为他亮起了中国红。
他低调了一辈子,他的贡献是最大的,但是他从来没有炫耀过。
如果有人要嗤之以鼻,那么记住,要不是他花了一辈子去当个“农民”,你恐怕早就止步在摇篮里。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希望他将来能当大官,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我将来长大了要当一个农民!”
袁隆平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在1949年报考大学,填了志愿。
几年后,袁隆平顺利毕业了,他被分配到湖南省的一所农校当老师。而下课后,袁隆平就带着学生们来到田间地头,进行生产劳动。
而在当时,世界农业界流行着一种时髦的种植风潮——无性杂交。
无性杂交,简单来说就是嫁接,把一种植物嫁接到另一种植物上,创造出新的植物品种。
而袁隆平也沉迷在这种风潮里无法自拔。他确实通过嫁接创造了很多“新品种”,但是他却发现嫁接植物接触的种子并不能保持优良的亲本形状。
这些失败,让袁隆平对当时主流的遗传学理论产生了怀疑。他开始重新钻研欧美那些著名的遗传学家的各种著作,让袁隆平大开眼界。
他证明了,无性杂交的种子并不能遗传。
但是,在1959年,一场大饥荒席卷全国。袁隆平看着中国那副凄惨的模样,决定好好研究粮食作物,创造更优良的作物。
“我要让大家都吃上饱饭!”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洪亮的声音之一。从此,袁隆平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水稻上。
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了一颗长得“与众不同”的水稻。它长得很好,结出了230粒籽粒(在当时已经是很高了。)。他将全部种子收集过来种上,本想着它的后代也能大丰收,但是……
那颗与众不同的水稻的后代,质量和产量参差不齐。
但是他马上又发现了不对。他数了一下水稻,记录了关于水稻的数据。经过比对发现,水稻高矮比例是3:1,符合西方科学家提出的分离规律。所以,他发现的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他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脸日本、美国科学家都研究失败的杂交水稻给发研出来。
袁隆平不理会反对的声音,他坚定水稻有杂交的优势。那么,水稻的杂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通过一年的观察,他们在14万株稻穗后,成功找到了留住杂交水稻。
通过不断地试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理论逐渐成熟。但是,六年过去了,袁隆平做了3000多个杂交实验,却根本育不出理想的水稻。
最终,袁隆平发现,他们之前一直是用人工栽培稻做实验,但是真正应该是用野生不育系稻子进行杂交。
一年后,他们终于在海南一个农场边的沼泽地里找到了稻株。
最终,在1973年,在袁隆平和他的合作伙伴的努力下,第一代杂交水稻种面世了!
曾经,我国的水稻平均产量只有200千克,杂交水稻推广以后,水稻平均产量达到了480千克。
1979年,杂交水稻迈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
然而,袁隆平对产量永远不感到满足,他又开始研究更高产量、高品质的水稻。
最终,60岁的袁隆平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超级杂交水稻,创造了世界纪录——1149千克!
目前,世界上的普通稻田面积约为22亿亩,如果一半以上都中杂交水稻,每年至少能多养活4亿人。
“我毕生的梦想,就是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远离饥饿。”
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在南京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至1950年10月,在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
1949.08-1953.08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
1950年11月至1953年7月,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农学系,续读3年至毕业。
1951年7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而未入伍,继续留校学习。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53.08-1971.01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4年2月22日,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引起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
2021年5月,袁隆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