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思:误
老王和老孙很熟,是棋友、牌友、球友,但不是朋友。为何呢?因为他们认定,对方做了朋友不该做的事情。
那年,老王家那一片搞商业开发,开发商想买下他的房子,按照每平米5000元的价格,在当时算是高价了。但老王死活不同意。后来,开发商听说老孙和老王很熟,于是拎了两瓶酒一条烟,去找老孙,想让他帮忙做做老王的工作。
地产商对老孙一顿狂吹乱捧,老孙也开始发飘,于是拍着胸脯打包票:“这事就包在我身上。”果然,这事还真让老孙给办成了。据说,刚开始老王也是不同意,后来是碍于他的面子,加上老孙能说会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没多久,老王听说周边有人卖出了每平米6000元的价格,一算下来,硬生生少了十几万的收入。这时,他对老孙就有了抱怨。加上有人告诉他当年开发商找老孙的情形,他心中的抱怨就更大了。后来,老孙找他喝酒,那酒喝得格外不是滋味。但老王能忍,不会轻易发作。
过了几年,轮到老孙家那一片搞商业开发,开发商也想买下老孙的房子,价格是每平米7000元。但老孙死活不同意。后来,开发商找老王帮忙,不知出于何种想法,老王竟然一口应承了下来。
于是,老王找老孙去说这个事,老孙大事不糊涂,死活就是不同意。老王把当年老孙跟自己说的那一套,讲给老孙听,老孙也不中招。对老孙而言,道理是讲给别人听的,好处是留给自己的。后来,老王悻悻地走了,幸亏他没拿开发商半点东西,顶多是面子上有点过不去而已。
无巧不成书的是,没过多久,地产形势突变,开发商趋于谨慎,老孙家那一片的商业开发就搁置了。老孙家房子又破又旧,其实,他是很想卖掉的,但现在想卖都卖不出去。
他回想,其实当时的价格他心里是能接受的,只是因为老王来做说服工作,他便留了一个心眼。当年开发商让他去说服老王的情形,历历在目。开发商当时说:“如果5000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再加1000,这是我们的底线,您自己把握”。他当时满口说道:“不用,5000就5000。”
想到这,他对老王也满是怨恨。
就这样,老王和老孙还是棋友、牌友和球友,但不是朋友。表面上过得去的事情,一定不要激化,毕竟在一个地方生活。至于心里面的怨恨,就当给自己提个醒,交友一定要慎重。
朋友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不是用来相互“感情绑架”的。利用感情去做事情,阵前索恩,迟早会被反噬。
据说,老王和老孙最后都怀着对对方的恨意,离开了人世。不知道在另外一个空间里,他们是否会再次相遇?如果遇见了,会不会成为朋友?
哎!很多事情,本可以避免,何苦到那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