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毕业后我才知道:我有个好导师
我的大学
给博士生们提一个小建议:导师说的都是对的。即使你认为不对,记下来,存着。然后心平气和的该干啥干啥,别跳楼。
——会爬树的鱼
说来搞笑,我直到博士毕业很久,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有个好导师。当然,不是说我读书期间导师对我不好,那绝对不是。读书期间导师大人绝对做到了对我因材施教,发现我擅长的地方就可劲儿的鼓励,发现我不擅长而且貌似他也无力回天的地方就索性不强求我了。
那么,为啥到了毕业之后我才认识到,导师大人真的是个好导师?原因接近于“只缘身在此山中”。毕业之后,我突然发现,世界上原来有一种导师,是“无为而治”的,即,读书的时候啥也不教。直接结果是学生直到毕业还不清楚一些基础问题怎么处理。我读书的时候被教的还真不少,换句话讲,被骂的也真不少。不过,我这人心很大,即便被骂了也不影响食欲。然后,直到毕业了,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才突然想起来,哦,这是从前我犯过错误被骂的那事儿。
言归正传,此处暂时不讲“我被骂的101次”,毕业N年后回顾我的博士生活,现在想想,尤其感谢导师大人的有这么几个地方。
第一,写论文。导师大人从来不带着我发论文,一切靠我自力更生。不过,他老人家催的很急。刚刚博一就天天催,快写快写快写……我们这儿博士正常学制是四年,所以,读书的时候一开始感觉不着急,四年都足够读个本科了。急啥?但是,当我第一篇论文写了半年才齐活儿,我开始认识到,多亏动笔的早。到了博三,突然发现上一届没延期正常毕业的博士只有六个(总人数30+),才开始认识到毕业原来是个不容易的事儿。到了博士最后一年,看到某位大哥临答辩才拿到发表论文的样刊,更意识到,早动手原来如此重要。博士不能倒着读,但导师大人如果不催我,估计我没准也会弄个险险过关。
——经验:博士生们不妨入了师门就先问问这几年应该如何规划。导师带了那么多学生,至少知道师兄师姐们都跳过哪些坑。
第二,博士论文选题。我最后毕业的那个题目,其实是当年的第二选题。博二下学期,导师大人照例开了个午餐会,让大家报题目。我报的第一个题目,导师当时不置可否,过了几天,突然对我说,他想了几天,最后决定,我还是不能写那个题目。原因:1,2,3……
我:好的,老师,那么我写****可以吗?
导师:可以啊。
事后证明,导师大人是睿智的。我的第一个选题在几年后学术界完全无人关注。
——经验:博士生们如果要写论文,不论是大论文还是小论文,最好先去老师那儿刷点存在感,问问这个题目能不能写。老师或许对那个问题本身毫无研究,但是,人家的眼界绝对在咱之上。
第三,讲课。大概是博二那年,我有一段惊悚的经历:导师大人突然打电话过来:下节课我的***课就不讲啦。你去讲吧,我坐在下面听着。
我:…………………………
你能想到你导师坐在那儿听你讲90分钟的惊悚吗?
然后,讲课那天,麦克风坏了。实到人数60+。
顶着一头汗,下课了,在电梯里,导师大人说,下节课还是你讲啊……
我:好。
回到宿舍,擦擦冷汗,导师大人的电话打来了。“优点不说了,咱谈谈问题。一共有三个啊……”
于是,毕业试讲,我还真不怕了。至少校外专家都是生面孔,我不认识就不怕。
事后回想起来,我现在讲课的风格,其实很像我导师。安排内容的方式和逻辑都像。唯独语言风格不像。导师大人语言风格略像易中天,我一弱女子学来实在不像话。
——经验:讲课这事儿真的得学,或者,至少让导师大人挑挑你的毛病。不论是面试还是试讲,总要给对方学校一个好印象。有导师帮着打磨台风,再好不过。而且,只有导师,才会直言不讳地指出缺点。
最后,给博士生们提一个小建议:导师说的都是对的。即使你认为不对,记下来,存着。然后心平气和的该干啥干啥,别跳楼。说不定有一天,比如,像我这样,毕业n年以后,突然回忆起从前被骂的事儿,想想,嗯,似乎,也许,导师还真是对的。只是当年太小了,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