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贷乱象看待理财教育
又有一位大学生被校园贷逼死了!理财教育刻不容缓,理财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这些步入成年的大学生为何在野蛮的校园贷上屡屡中招?为什么在专找弱者下手的校园贷骗子面前表现得如此幼稚,毫无招架之力,是他(她)的家长给的钱不足以维持生活,还是不知道校园贷的严重后果?我们说凡能上大学的绝无智商问题,是消费观念有问题,是财产规划能力有问题,说到底,是缺乏理财能力。
理财教育在我国不被重视的原因,一是我国传统中有轻财利重义理的思想存在,士人君子讳言财利,一提钱财就被认为世俗铜臭,等下而视之。二是目前浩浩荡荡的中高考大军趋之若鹜的名校之门不是用理财考分作敲门砖的。指挥棒之下,实利主义的父母们谆谆教导孩子学必有用,与升学无关的统统放下,更何况理财是父母的事,孩子就是以升学为第一要务。
升学不需要会理财,而生存与生活却离不开理财,理财是经济社会中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与技能,人成长中缺失了理财课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生存,多少曾经风光一时的名人因为财务问题一蹶不振甚至轻生。
《特别狠心特别爱》一书的作者莎拉说过她初到以色列时小儿子杰瑞想买一辆二手山地车,他所在的小学有一个以色列同学说能帮他买到,谈好的价钱是一百三十块钱,后来同学帮杰瑞找到了卖主,接过杰瑞的一百三,当着杰瑞的面付了八十块给卖家并把山地车交给杰瑞,这让从小在中国长大的杰瑞非常不爽:认为同学不仗义,帮买辆车还赚自己的钱。而在那位以色列同学看来这很正常,你认可了以130的价格买车,我帮你找到卖家并说服他以80元卖车,多出的50理应作为我的劳务费,而作为买家的你—杰瑞达成所愿,并没有损失什么。
如果是这位犹太小学生面对校园贷他会不会中招?一个从小就具备商业意识和赚钱能力的人很难不具备财产规划能力和正确的消费观念,他不会为超出自己购买能力的奢侈品而承担如此昂贵的代价。
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我想无非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正确的消费观念,孩子要购买一件商品时,问孩子是否必须,说出充足的理由,帮助孩子论证购买的必要性,从小养成不随意购物的习惯。同时也要避免贫穷观念的灌输,绝对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贫穷而无法购买,那会增加孩子的自卑并强化对购物的渴望,正确的回答是:如果买它,就超出了这个月的开支计划,所以,下个月再买好吗?而洛克菲勒家庭世代相传的一句话是:财富属于上帝,而我们只是上帝的管家,我们无权随意支配它。可能这就是这个巨富家族传承百年而没出一个败家子的原因吧。
二、 长期的储蓄行为,允许孩子有私房钱,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并建立储蓄计划。第一代洛克菲勒让孩子们每周一到他的办公室按各人家庭劳动记帐单支取薪酬并允许他们按个人的意愿支配,同时也要汇报上期消费去向,凡有不合理消费会从本周扣除一定薪水,而如果有值得表扬的消费则加以奖励,有储蓄的也加以奖励。孩子不仅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理财观念和能力也得以建立和提升。
三、 学习投资是通向财富自由必由之路。当消费以商品增值为目的时,消费就变成了投资。选择恰当的投资标的、价格、时间以及数量是投资的全部学问。稀缺品永远比大路货升值空间大,长期被忽视的投资品存在巨大的升值潜力。这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恕所学有限难以展开,但坚持这一方向总是有益的。
最后,愿此文能引起家长朋友们的反思,开启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为孩子送上一把通往幸福的人生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