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8)兵团战歌
本文的作者雍爱丽(曾用名永向阳)是北京人,出身医学世家,从小生活条件优渥,饱受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涵养很深;来新疆后,能平易近人,谦虚、低调,忠厚、纯朴;学习上刻苦、勤奋,成绩优异,综合影响力较强;她稳重、老练、热情,对同学关爱备至,威望极高,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大姐”。
“大姐”当年曾任宣传队的队长,不仅外表漂亮,智商也超高:时常自己编写、谱曲、导演节目。是我们班的特殊人才。
新疆行(8)兵团战歌
在同学的举荐下我调整了行程到石河子参观兵团博物馆。
“兵出南泥湾,威猛不可挡,浴血千百战,高歌进新疆。
新疆举义旗,心倾共产党,干戈化玉帛,玉帛若金汤。
各族好父老,热泪湿衣裳,争看子弟兵,建设新故乡。
放下我背包,擦好我枪炮,愚公能移山,我开万古荒。······”——张仲瀚
这首诗歌带我走进了博物馆,一座很普通的由二层办公楼改建的兵团博物馆。王震将军的铜像矗立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和长枪与锄头交叉的展示,说明在接受中央军委主席的命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进疆部队于1950年整体转业,战斗在新疆的茫茫戈壁荒漠,开始了“屯垦戍边”的伟大征程。每一个展区都从兵团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展示出了老军垦战士的风采,这里有珍贵的照片和实物,有我们不知道的老军垦的英雄事迹和我们曾经熟悉的生活场景。垦荒创业,兵团人才倍出,荒漠产出优质粮棉,牛羊遍地绿树成荫,还建成了吃、穿、用俱全的各种工厂,钢铁厂、棉纺厂、烟厂、砖瓦厂、食品厂不胜枚举,做到自给自足。从内地进疆支边的知识青年不但带来了科技、文化、艺术、医术,填充和丰富了兵团的知识架构,还让军垦的第二代、第三代人用科学知识改变边疆,让塞外处处变江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在1964年来到石河子垦区看望内地支边的知识青年,鼓励他们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现在的兵团不但有小学中学还有大学,一茬茬莘莘学子在用所学知识反馈广袤无垠的边疆热土,让这里的天更蓝,水更清,物产更丰富。展览让我千言万语也难道尽心中的感慨,过去兵团战士守卫大西北的祖国疆土,把万里荒漠变成片片绿洲,南泥湾的精神让一代代人坚守祖国的嘱托而不负使命。现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窥视中国领土的贼眉鼠目们妄想吞食我们的资源宝地始终没有罢手;所以在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下,兵团战士的新一辈将再次握紧手中枪,种好百万亩良田,牢记“屯垦戍边”之重任,在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做出新贡献。
红色的记忆带着我们来到了位于石河子152团10连西侧的“军垦第一连”,这里与博物馆遥相呼应,原是五十年代垦荒部队的驻地,它完好的保存着当年生产、生活、军事的设施,兵团党委决定利用这里保存完整的连队遗址,修建一个集参观教育,拓展培训,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军垦文化教育基地。我们来到这里看到了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坎土曼,住过的地窝子、盖房托的砖胚、耕地用的犁、抬土用的抬把子等,还有枪、高射炮,拖拉机和第一代的解放牌汽车,一块“铸剑为犁”的石刻描绘了兵团战士的光荣使命。在地窝子里我看到了过去生活中每晚要用的马灯,我就随手举起马灯,亮了一个曾经扮演过《红灯记》里的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里的POSE,赢得同行的老同学的掌声,在实景中回忆我们在兵团农场的劳动生活显得更亲切更具体了。军垦第一连是新疆军垦事业的缩影和见证,集中展示了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创业历程。第一连伫立在天山脚下,俯视准噶尔大地,它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石河子市)的崛起,彪炳千秋伟业的创立,希望这里能给与青少年实地的生活体验,让孩子们不忘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历程。
我不是真正的兵团人,只能算是一个过路者,虽然参加和体验过兵团人的生活与劳动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也被广袤的边疆深深感染感动过,这片伟大的土地养育并成就了一代代伟大的战士,他们是可以进入史册和镌刻在永远丰碑上的国家栋梁和功臣。
至此,历时半个月的新疆行记忆将告一段落,四十一年的再回访让我百感交集,边疆在前进,在发展,山河更壮美,人民的生活更幸福,我祝愿各族人民以后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雍爱丽写于201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