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哲学之光

陈思和:文学滋养我们的灵魂

2017-04-05  本文已影响46人  复旦大学哲学课堂

陈思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复旦图书馆馆长、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主编、长江学者

本文为陈思和教授在“2016复旦哲学大会”(2016年9月17-18日 复旦大学)所做《哲学与人生漫谈》主题演讲节选

我与伤痕文学

我是1978年2月份春天进复旦的,与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新华同学从南通考到上海,那个时候老师对我们很松,卢新华就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伤痕》,他是以小说的形式写了一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女孩在文革的时候,因为妈妈被打成叛徒,她完全相信了这样一个结论,所以她跟妈妈断绝了关系,但是断绝关系以后,灾难并没有离开她,她继续受到各种各样的迫害,包括到农村不能入团,不能谈恋爱等等,可是等最后文革结束了以后,四人帮被粉碎。他妈妈写信告诉说她的叛徒问题已经平反,她是冤案。但是她不相信,他觉得叛徒是被定案的,不会变。等到母亲单位正式通知她,说你妈妈是被冤枉的,她才反悔。但这个时候她回去的时候妈妈已经死了,这个伤痛是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

这个作品出来以后,当时作为墙报贴在我们宿舍,这个宿舍破破烂烂,现在还在,是一个危房,当然贴在墙边上,很多同学看了非常感动,我当时看了作品以后就写了一个评论,当时同学分两边。一边是反对他,一边是同意他。而且当时有很多人是反对这个作品的。为了这个事我们班级同学开始吵架,吵到后来,老师也卷进去了,有的老师反对里面主人公王晓华,有的老师支持这个里面主人公,说这个王晓华后来反悔。从学生吵到老师,吵到后来,从老师吵到老师,后来吵到社会。有一个好事者把这个事情带到文汇报,然后文汇报就登上去,登出来的时间是在在1978年8月1号登出来,我记得清清楚楚。我评论他的文章是法在1978年8月23号。但我要说1978年5月11号,也就是《伤痕》发表前三个月,当时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光明日报主编是从复旦大学调过去的原党委书记杨喜光,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南京大学一个讲师写的文章,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表面是南京大学一个讲师写的,实际上背后是中央党校。那个时候胡耀邦同志是党校校长,是在胡耀邦同志领导下,中央党校进行修改,出来的文章,以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发表,这篇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来抵抗当时中央有一条凡是派的路线,实践是检验真理是个哲学问题。表面上一个哲学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发表了以后,在理论界、哲学界、科学界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在争论过程中,中央开了几个月的会议,终于最后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是一个好文章,肯定了它的意义。

到了三个月以后,卢新华发表了《伤痕》,当卢新华这篇文章以后,就没有人讨论这个文章是不是违反文革规定,是不是体现社会主义悲剧,没有人再讨论。那个时候支持卢新华,向卢新华倾诉自己家庭灾难有很多来信,后来发现他根本不上课,天天课堂拿着一堆读者来信,在那里喜洋洋在阅读,全部是人家向他倾诉这种苦难。当时我们的辅导员,我们的辅导员是很正直的人。他当时有点想不通,为什么理论家,那些做学问的人搞不清楚的问题,老百姓一搞就清楚了,这个作品好不好,老百姓感动了,就支持了,这个作品就成为了一个经典,在今天文学史上还留下了伤痕文学这个概念。因也卢新华成了作家,而我成了一位文学评论家。

文学 —— 感性的不同

文学首先是一个感性的东西,是解决感情的问题。历史是解决真伪的问题,哲学是解决伦理的问题,解决善恶的问题。宗教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信仰问题,人的终极问题。每个学科都有不同的任务,有它不同的功能。文学让我们相信人类的感情,而哲学是在探讨和辩论当中总结人生的理性。文学的门槛是不高的,与艺术只有一毫之差。所以,一个人可以说自己不懂哲学,但是,他绝对不能否认自己从未接触过文学。文学的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这样帮你去弊,把善良的东西,纯洁的东西呼唤起来,在文学的教育里知识是不重要的,当你前脚踏进教室,带着困意也好带着迷惑也好,通过文学的感染当你走出教室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敞亮的,这便是有意义的。同时,这种意义将会逐渐支撑起一个人的境界,在文学领域中这种境界是射线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作为一个起点。我文学的起点是巴金所著的《憩园》。进入复旦这本小说就和我的人生发生了非常大的关系,或者说改变我的人生。我想如果不在复旦大学,我可能没有考上,可能我研究古代文学了。如果说忘记了,我没有成为巴金研究者,也没有走这条道路,因为这本书一下子给我了一个感受。

文学作为一种素养会使人变得非常丰富,所以读文学作品它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知跟别的专业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不是一个理性的东西,不是书读的多了,判断事物会非常清楚,它可能越读越糊涂,但是越读对人性的理解就越深刻,更加懂得怎么来理解人,来懂得人。读文学作品,包括介绍作家等等,这个就是知识教育。但是人文教育不是学员从无到有的教育,这个人文知识,或者人文素养这个东西应该在每个人心理,这个是人之所以为人,都具备这样做人的条件,人有思想感情,有七情六欲等等,这些在其他生物是没有的,只有人才有。人具备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元素,人不是通过学习才变成人,人本来就是人。在成长道路上人性的问题,人的自觉性会被抹杀的。我们毕竟生长在一个社会,人不可能按照天性去成长,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大是文明,我想要知道人之所以为人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懂得人是怎么回事,人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不是一个标记,不是舞台上一个舞台,人是活生生,有肉有血,有心灵,有优点,有缺点,人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但是在人自觉过程中,也有很多教育让人性被淹没了。今天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讹诈了以后,孩子就被教育,马路上看到人跌倒千万别去扶,装做没有看见,小孩就知道了,别人跌倒是不可以去扶,不可以去照顾,因为一照顾人家就赖上你,这种教育偶然一次一次没有问题,但是社会弥漫在人文教育当中,所有人都是这样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灵就会遮蔽。从这个角度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今天的文学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要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要保持清醒“素质教育”并不是“知识教育”。人性作为一种感性就是与知识关涉不大的东西,它无法用知识的测试标准,也就是考试来衡量,有知识的人没有同情心者有之、有知识的人狭隘者有之。不能将素质与知识一刀切,量化考核。说到底,文学是最近接人性的学问,文学从感性出发,美感出发,但是最终解答往往是真伪问题,善恶的问题,也就是真善美,真善是通过美方式呈现出来。文学是一种形象,它是诉诸人的形象,它思考问题和获得感动是通过形象来完成。

我自己也在反思,我们的未来是不知道的,我们没有几个人将来还是在走文学,大多数人不知道干什么,文学有用吗?可是我觉得文学力量就在于让人变得更加丰富。让人的心灵也不能说变得纯粹高尚,但是我觉得它让人至少对别人理解更加深。读文学的人比其他专业更加理解他人和自己,更加有宽容心,更加知道人性是多么的复杂。灵魂是那么的丰富,人生绝对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这点来说,文学对人的认知是走在别的学科的前面。这是我对文学与人生第一个理解。

雷雨和多元化的人生

学文学的人,心里是不能有仇恨的,一个好的作家,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优秀文学工作者,他关注人的时候,会写出丰富人性,从多元角度来看。这个就是一个丰富性的问题,就是对人的丰富性。一个好的作家哪怕写一个人,写的很坏,实际上一个心灵宽厚的作家,他一定最后写成这个人坏成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坏,有坏的理由。当被表述了以后,他会同情它,即使不同情,也会理解他,那个时候就不像小孩看电影,只是好人,坏人。就是说我们对人性不再是一个符号,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表面上看这个人物,但是实际认识这个人物的时候,心灵够开阔了,人跟人之间最需要是一个理解。

就拿我曾经举过多次的例子《雷雨》。通过鲁侍萍与周朴园我想到了陆游跟唐婉故事。周朴园比舞台上呈现出来一个干坏事的造成这么大的灾难周朴园要丰富,这个人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他有自己的理由,他这么做当然会很痛苦,周朴园为失去所爱的鲁诗萍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周朴园后来的一生都不开心,或者一生都不幸福。两位男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难为水”每个人发展过程中都有他的理由。这里就涉及到了文学的善恶或者说人生的情感同哲学的逻辑之间的区别和不同。

我在想在这个故事里面蘩漪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同情的人,因为她17岁嫁给了周朴园,他没有得到过爱情,周朴园就像一个城堡一样,你走不进去,他根本没有理解周朴园巨大爱情的痛苦,她没有办法理解。根本进不去他的心灵,一个女孩子,一个做妻子的人,如果进不去所爱的丈夫,尤其里面写到周朴园对她相当于一个精神病一样。这个故事往下分析的话,蘩漪跟周朴园私通是借着他有精神病来完成,当他有精神病,才有这个怪僻的事情,半夜走来走去,人家也不怀疑。他嫁接了精神病的外壳,到达了他的欲望的目的,因为蘩漪这个人在舞台上是一个燃烧的人。


鲁妈身上有一种为了一种目的,或者为了一种爱,这个目的也不一定是为了个人,它可以忍受一切东西,她跟周朴园是很爱的,周家没有对她有更大的迫害,只是周朴园要娶一个有钱的太太,这个事情在晚清的时候,鲁诗萍这样的做法是属于叛逆的,本来可以不这样做,只要忍耐一下就过去了。可是她不忍耐,为了一个完全爱,不能容许跟别人分享,她为了这样的东西,把封建礼教完全抛弃掉,才不在乎门第,不在乎门当户对,我要的是平等。你没有给我平等,我宁可走和死。所以在这里看到,鲁诗萍给我们形象,是一个充满刚烈的形象。紧接着鲁诗萍的形象是非常屈辱的形象,她最后说出来很不如意,嫁给几次人,中间跟几个男人在过一起,我们暂且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在文学之中,人总是表现的如此复杂和纠葛,仿佛人生来甚至一生都走在二律背反的扭捏之中。哲学却有所不同,无论是它的直观还是它的先验它所代表的大到体系小到思想都是以科学态度的,一语中的来不得恍惚。我与不同学生就《雷雨》人物分析时候所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正说明了文学对于人的多元化的承认。一个人前面有多少黄金,做多大的官,有多少苦难还是要走过去,这才是人生的态度,这个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真正的宗教告诉你,你们的命就是苦的,你就是有罪,你就是要赎罪,你就是要痛苦一辈子。你坦然的对痛苦,但是这个作品是一个文学作品,它没有讲那么多的道理,文学通过几个形象,周朴园的形象,鲁妈的形象,蘩漪的形象,它就告诉你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信仰。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哲学课堂』(p-class)提供~

原文链接:陈思和:文学滋养我们的灵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