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故事想法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人格特性认知偏差)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31人  b5dbe1e29e6c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向我抱怨,为什么有许多人在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就给自己贴了标签。

难道真的可以通过表象,就对一个人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知吗?

忿忿不平,气愤难休。

我想了很久,觉得有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了。

1

大学时,我一个女性朋友有轻微的抑郁症,经常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发呆。

因为长得漂亮,性子冷(轻微抑郁症导致不喜交际),她同班的女性同学(我们同校不同班),经常在背后议论她。

“装什么忧郁啊,还真当自己是林黛玉啊!”

“嘘,男生就好这一口!”

“没看见不仅是咱们系的男生,就连其他系的男生都在她面前献殷勤呢吗?”

……

我和那个女生是很好的朋友,而且我在大学期间有心理学基础,并自学了心理咨询,站在朋友的角度,我很努力地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能带她走出抑郁症的深渊。

事实证明,专业的知识还是需要和实践相结合,在我努力下,她并没有完全摆脱抑郁症,但也开始主动求医。

我很开心的同时,也略有所思。

毕业后,她已经走出抑郁症的阴影,我在心理学这方面也越来越专业。

当我们再次聊起当年她抑郁症的事情,谈及她同班女生的所作所为,风言风语,也只是云淡风轻的一笑而过。

“当年她们那样在背后议论你,你不生气吗?”

“生气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又怎样能理解我,所以我不怪她们。而且可能对于那时的她们来说,议论我这么一个异类,应该是很有趣的事情吧。”

2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一个人的情感与经历可以复杂到何种程度,总是单纯地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然后用主观的臆想去猜测自己所认知到的表象,从而得到一个并不客观的事实。

甚至可以说,很多事情,所谓的“事实”与“真相”,只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臆想当中。

我们以过往的经验,擅自断定了事情的性质,很少会去考虑每件事情的独特性与存在的背景,从而失去了理性判断,个人情绪占据了主要篇幅。

就这样,将原本复杂的人格特性具象化,得出了一个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将某个人在心底贴上了标签。

可在没有将一个人了解透彻以前,事实的真相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剖析,怎么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的认知毫无偏差,不偏不倚?

3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身披其他人为我们贴上的标签,笑而不语孤独地行走着。

我们渴望他人窥破虚妄,看到本真的自己,却又难以放下戒心,袒露心扉。

于是,这便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一对基本矛盾:自我隐藏与他人期待。

话题再次回到上文我提到的抑郁症好友,对待他人的猜测与嘲讽,始终保持着一种缄默的态度,不言不语不解释,因为在这对矛盾中,好友只有自我隐藏的心理特性,却未对他人有所期待,所以,在情感认知中,并不存在类似于纠结、失落或难过等情绪。

至于他人的猜测虽未有事实根据,固有所不妥,令人气愤,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却也无可厚非。

因为人都是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思绪,所以好奇与猜测,是人之本性,难以磨灭。

在浅层表露出的人性特征,反馈到他人感知,肯定会形成一个固有的概念化认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叫做人格特性认知。

这是基于自己向大家展露的基本特性,所形成的固有化认知,也就是所谓的,标签。

4

至于开篇引言提到的,他人为什么在对自己没有深刻了解的情况下,就给自己贴了标签。

我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分析。

首先,自己存在这样的想法,那么潜意识里是存在着渴望他人理解又不肯轻易袒露心扉的矛盾型人格。

其次,既然这个标签是他人贴给自己的,自己有所了解又不肯解释与袒露,那就说明隐藏的那部分人格对于自己来说,相对与隐私,害怕袒露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达不到心理学上所说的“共情”,及上述提到的自我隐藏与他人期待。

最后,心理归因到症结,他人为什么要深度了解你?如果不是特别亲厚的关系,浅层认知就足以支撑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毕竟,这个“标签”,就是你展露出来的社会态度。

话题再次回到第二部分提到的,浅层认知偏差,这是大部分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即便是心理医生也不例外。

毕竟,深度了解一个人需要耗费的精力成本实在太高,实际回报也很难达到预期,而且刨除专业的心理咨询,很难判断自己的袒露是否有所保留,有所欺骗。

因此,期待所有的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不以偏概全,达到心理学上的“共情”状态,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所以,在我们无法做到对他人彻底袒露心扉之前,就不要对他人给自己贴“标签”这件事情太过于在意,毕竟这也是你自己潜意识的一种表达,只是自己不明白而已。

所谓孤独,大抵如此。

所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人格特性认知偏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