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下的社会中不想结婚的女性趋多于男性?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79人  神父马丁

说不想结婚,不一定是不想结婚,可能是没有碰见好的。说想结婚,但不一定是真想结婚,可能只是敷衍。在我周边看来,其实生活中不少男人对于婚姻的态度比女性倒更为洒脱。相反,女性实际上更想结婚。男人的洒脱倒不在于不想结婚,而在于他的结婚选择非常自由,他的对择偶设置的条件也非常灵活,没有太多的硬条件。这种洒脱,主要表现为对于当下是否结婚并不看重。

换句话说,他们不是急着想结婚,也不是不想结婚。而是对于这个问题不在乎、不感冒。而部分女性所谓不想结婚,更多是因为找不到心中理想的男人,而用不想结婚作为一个托辞。这根本上是因为现在社会中,女性对于男性的择偶条件有很多不可通融的硬指标。特别对于工作的男人而言,他需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追求的目标也非常多。基本不可能像那种游手好闲的大学生一样花费那么多时间,去追一个女孩子。

所以很多工作中的男性就会选择相亲,因为相亲非常省劲,先问家庭情况,然后再看照片,看长相,长得顺眼就谈。不顺眼就不谈。谈的好就继续谈,谈不拢就继续相亲。大多数男人心想自己反正还年轻,而对面没多久就是个老黄瓜刷子了,所以他的相亲心态是很轻松的。因为对于世俗社会而言,30岁的男人还是可以去找25岁的女人的。但是30岁的女性却很难找到25岁的男性来接盘。但是女人的相亲心态则会非常复杂。比如我认识的一个88年的女性,基本一天的中午晚上各相亲一回,整天都陷入到相亲的焦虑当中。而且,男人可以通过降低对于异性工作条件的期望,来选择更多更年轻的女性。男人可以通过降低对身高的期望,可以选择更多更漂亮的女生。男人可以降低自己各方面的期望来扩大自己选择异性配偶的备选库。但是很多女人(也包括一些大龄男人),却仍在严守各个防线不放松,只能导致选择面越来越窄。

所以当我们把一个人的求偶需求看作是一条条长长的需求曲线的话,那么很多男性可以潇洒地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做出还算满意的不同搭配。比如我上学时的一大学教授,年级三十多快40了,娶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家境一般的大专生。但是不少保留传统观念的女性却只能严守着非常苛刻的界限,只能死守这个曲线上的某一点。比如,身材必须比我高。工作条件必须比我稳定。学历必须比我高。虽然这些条件单拿出来,并不是很高的标准。但是这些指标一旦变成不可通融的死指标,他能寻找的范围也就越来越窄。比如我过去的一个女亲戚,如今年逾三十,却单单因为家人在买房这件事上不肯通融,而可惜错过两次姻缘。而我的另外一个女同事,却怎么也无法接受一个比自己学历低(大专)的男性。

特别对于一些基本条件还不错的女性而言,他们的择偶标准就更为死板了。他们会在身材,样貌,工作条件,家庭背景,学历等各方面有所严要求。虽然单拿出来一项,每个指标都在同阶层男性中都基本属于中上等水平,并不很高。但是一个在各方面都表现中上的男性在这个社会实际上是很稀少的。所以这也决定他们只能用不想结婚作为一种逃避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借口。

用心理分析的话来说就是,我改变不了现实,我又改变不了自己的择偶价值观,那么我就只能改变自己的理想。特别是受惠当下的女权主义思想,很多男人实际上得到了解放。比如男人对于处女情结越来越淡漠,比如男人对于女性年龄也越来越不那么在意,比如男人对女方的家庭背景、工作学历,社会地位也不那么在意。这使得男人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这样的男人是活得更潇洒了。但是女人却不同,现在很多女人却仍然活在封建社会里,比如女人结婚要车子房子,要聘礼,要身高长相,要门当户对。当然,这样的女人也会在提出各种婚嫁条件时,打出女权主义的招牌来,但是这样的女权主义招牌又不过是披着女权主义外衣的封建借口而已。

但对她们而言,可惜的是,我们当下毕竟是资本社会,社会运转的规律还是等价交换,所以这就决定了这些打着女权主义招牌但却想享受封建主义福利的行为在当下这个社会是根本吃不开的。可见,中国的婚嫁市场,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式的相亲市场,但另一方面在整个市场交易过程中,却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的残余。中国的婚嫁市场一方面确实苦于资本主义的发达,资本主义对婚姻的异化,比如各种婚恋介绍网站,比如翟欣欣案。但同时也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达,苦于封建思想的困扰。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真正的不婚主义实际上仍然只是少数。今天的不婚主义,实际上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人,缺乏主动去爱别人的能力的表现。他们只能被动的碰运气式的等待爱情从天而降。他们更多是选择在资本主义法权,或封建主义风俗的框架里,做加加减减的算术题。当他们发现他们没有能力解开这道题的时候,他们干脆把笔一丢,然后大声说:“我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在这一点上,老一辈人中流传的“先结婚后恋爱”倒不失为一种真正的爱情选择。当然,我不是说人们应该随随便便的在没有爱情的条件下就选择去结婚,例如过去包办婚姻中的年轻男女。而是说人们应该学会去主动爱别人的能力而不是把爱看做是一种缘分。

换句话,爱应该被作为一种人的严肃的审美能力来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发掘和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审美洞察力,即发现到别人身上那些真正值得去爱的闪光点。使得人们真正可以主动地去在陌生人的交流中寻找爱,甚至通过双方的交往实践,主动去为双方的接合创造爱情的基础。而这恰恰又是传统随缘式的爱情观所抵触的 。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情,或许应该是《潜伏》中余则成家庭的爱情。爱情不是门当户对,不是你情我愿,不是讨价还价,而是一项无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偶然相遇下的长期的社会改造工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