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吸尘器的经历
长期困扰我的家居问题,是打扫卫生,家里总感觉灰蒙蒙的。
清理毛发、灰尘,频繁洗抹布,而且每洗至少换四遍水,还得在水里捡头发。
每回打扫,都极度郁闷,干活体验不好,又觉那么多时间白白浪费,可惜。
解决这个痛点问题,方案是:关窗。
结果发现:灰尘是少了,但头发、毛絮不少。
增加了第二个解决方案:将三天一次改为每日打扫。
结果是:很难坚持。
增加第三个解决方案:我拖地,老公洗抹布。
最终:家庭矛盾持续增加。
逼到想买个吸尘器了。
但,家里不是没有,海尔吸尘器,还在柜子里放着,几乎全新,十几年前花了三百多买的。
之所以新,因为使用的糟糕体验:不仅体积大,还得拖着线到处换插座,关键是凡轮子滚过的,就残留两条轨迹线。
慎重起见,上半年开始在抖音、知乎、B站、百度各大平台看推荐、评测。大v们评测完,总习惯性加上一句:还是要根据您的需求来购买。
不看还好,一看:吸尘器品牌之多、功能之广、评价之五花八门,震撼认知。
纠结是买扫地机器人,还是吸尘器呢?有线还是无线、国产还是进口、哪个品牌、什么价位,手持还是能单独站立,吸拖一体还是只吸,什么续航级别,什么吸入功率,带几个吸头的,哪个款式?
纯消费行为,变成追问人生需求了。
需求的不确定,让购买一次次停滞,在没有使用过,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实在不知道上述问题合并后能得什么答案?
买吸尘器,又变成了一道数学题。
一直刷抖音到2020年的双十一,今年各网商拉开长线促销,从十一月一日开始活动。
决定不从购物平台下手,直接到京东线下体验店,看看能否促成消费,竟然逛街还是理性做出的判断。
也许是一年的积累足够了,半个小时就给导购下单了,当场扛着戴森V8 Fluffy回家。就使用将近一个月的体验看,是今年最实用,体验最好的一件商品。
不仅解决了打扫卫生的困扰,顺带还解决了频繁晒被子的苦恼,因为除螨功能超越了,通过晒被子达到的洁净效果。
这件事,获得的反思是:网络购物实在消耗太多精力和成本,一是容易把网选当作消遣,迟迟下不了购买决定后,终日有理由在网上游走;二是购买了大量廉价的商品;三是购买效率很低。
手机的便利,消耗起时间精力来浑然不觉,其实恢复起我们线下购买的习惯,再结合线上,决策更快,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