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简友广场捡一个好文

《我的阿泰勒》:马伊琍的一句话,刷新了我的三观

2024-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鲲子

一部《我的阿勒泰》点亮了多少人内心的碧水蓝天,星空草原。剧中,马伊琍的一句话,刷新了我的三观,让人重新想起生命本然的样子,学着回到松弛的起点,倾听生命本身的呼唤。

第二集中,李文秀因为被饭店辞退,不得已回到母亲的所在,北疆的阿勒泰。初来乍到的李文秀,不熟悉那里的人情世故,为了证明自己是有用的,自告奋勇去帮母亲追回小卖部的欠款,却无意中把村里的人都得罪了一圈。母女俩被巴太骑马追赶,在得知他只是为了用骆驼来为哥哥抵债后,母女二人心里乐开了花儿,此时文秀得意地向母亲邀功道:“怎么样,我虽然笨手笨脚,但还是有用的对不对?!”

张凤侠不屑地反问道:“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着这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人用,那它就这么呆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文秀听后若有所思。

这段话,同样触动了我。又有多少人,能这样率性洒脱地活着,像一株草原上生动的野草?张凤侠的松弛感和她的“无用论”,让我想到了庄子所说的“无为”,我们真的理解“无为”的深意吗?我相信,张凤侠说的这种无用,不是真的“无用”,而是健康自足地野蛮生长,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就像大树成荫,不经意间,反而对他人、对社会有用了。

张凤侠的话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她抛开了世俗意义上的“有用”的标准,即实用主义的功利论调,好比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让自然万物以被人类利用而称之为“有用”,这是把人类利益放第一的主观视角,来衡量万物的价值。哪怕对于人类自己,社会也是这样鼓励每个人成为“栋梁之才”,为社会文明所用,才是“有用”。

如果一个人隐居避世,自绝于社会,要么是修行的高人,要么就会被称为野人。这样的人,独立文明之外,对人世的繁华无欲无求。但在社会需求和世俗价值观中成长的我们,都害怕成为“野人”,害怕被社会的发展“边缘化”,这种“怕”没有错,很自然。这也正是千百年来,社会文明赋予我们群体潜意识里的精神枷锁:如果自己没有学有所成,没有功成名就,没有衣锦还乡,没有光耀门楣,没有腰缠万贯,那就是“没用”——多么可悲的一种自我暗示。这无形中,也成为许多普通人一生苛责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许多人习惯了这种紧绷的感觉,放松不了?

我们每个人几乎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长大了,生怕自己没用,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是有用的人,各种努力工作,各种拼命表现,把自己绷得紧紧的,丝毫不敢松懈,稍微放松个几天,都会有负罪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生命,对自己可谓十分苛责,全然没有半分松弛感。甚至我们还会把这种思想枷锁灌输给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继续焦虑的循环。但这样的刻意向外的功利式追求,并不会让我们有真正价值感,更多的是渴望被赞美的被尊重的虚荣心作祟。

人的价值感,真的只能以“有用”二字来衡量吗?或许是的。因为“价值感”三个字,本身就是社会文明产物,以经济价值或社会影响,来衡量人事物的作用大小。

这个忙碌的世间,可能有一半的人,都有“价值感”的议题,为人生的价值大小而焦虑。外在评价体系中,我们大部分人被划分在“平庸之辈”,这也让大多数已过中年的人儿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心有遗憾,却又无力挣扎,认为一辈子也就如此而已了,何必再折腾?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感”,依托在外界的评价中时,他就失去了自我肯定的能力,失去了支撑自己走得更远的源动力。他又如何能生出任何天然的成就感?就像一个孩子,成年后依然总是寻求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他又如何能真正长大,走向自信?在内卷现象严重的如今,如果,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能像张凤侠一样松弛些,试着对自己的孩子说:“放松些,你不是非要有用啊,健康快乐,尽力成为你心里喜欢的那种人就好。”那么,孩子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是否就会小一点?教给孩子自洽,能够看清自己需求,自我满足,自我认可,内心和谐,不畏惧外界的声音,这难道不是更清明的爱吗?

其实,每个人踏踏实实做好份自己的分内之事,和擅长的事,发挥出自己的热爱和所长,那就是有用。农民种菜种瓜,清洁工打理城市,工人生产零件,盖房子,技术能力强一点的设计师画大工程图纸,智商高的科学家发明高科技的产品,有觉悟点的人写书,爱美人士创造艺术的家园,老师就教书育人……整个社会,每个人都尽力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能不受压抑地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这就是一个良性的社会存在和文明秩序。只要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有益于人与自然的,对这个社会都有价值,只是大小多少而已。

“如果没人用,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嘛!”张凤侠这句话不正暗示我们:除了忙碌,我们还有另一种活法,该休息时休息,该享受时享受,别忘记,自己本就是大千世界里的一株小草,头顶有大片阳光,大把的清风等着你受用。你不是那个只能“被用”的角色,不是只能为人服务的角色,你也可以是享受大地滋养,享受当下安宁的角色。外界用你时,就尽己所能发光发热;无用时,就快乐做自己。岂不快哉?

你内心的安宁,虽看起来于世界无用,却是上天的恩赐,是无价之宝。但另一个角度,你的安宁也是有用的,它能带给世界和平。这就是万物的两面性,没有绝对的有用,也没有永远的无用。

最后我们要明确,回归“无用”,这绝不是在给我们的不努力找借口和退路,也绝不是鼓吹无所作为,因为,老庄提倡的“无为”,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无所作为,那是误解,而是要尊重自己生命的特性,顺势而为,不被外界的定义所干扰、影响,从而超越功利主义的束缚,实现内心平和,和真正的自由。这个理念上,张凤侠与老庄的智慧不谋而合。这也正是阿勒泰让人向往的真正原因:我们都想回归天性,安然生长,成为自己欢喜的模样。

用友人夏米的话来总结:“一定要有用?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上位者的PUA。有用也好,无用也罢,其实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都可以。不用纠结于用或不用。”

深以为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